您的位置 兩性文化
“春困”不是病,卻可能真會“要命”
氣溫回暖,百花吐蕊。人們享受春日的韶光之時,也開始感到困頓、乏力,提不起精神。“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春困”已悄然而至。
“春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一種疾病的體現?春困的表現嚴重會帶來哪些危害?如何預防春困及春困可能引發的疾病?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尹國平。
生物鐘調節滯后于季節更替
“‘春困’通常出現在早春時節,其主要原因在于,人體生物鐘尚未與季節交替的晝夜變化調節一致。簡而言之,春天光照時間增長,陽光早早地將人從睡夢中催醒,然而身體的生物鐘卻沒有到達‘醒’的時間點,自然會覺得困倦、疲乏。”尹國平表示。
“人體生物鐘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基因等自身因素,二是光照、飲食、行為方式等外界因素,其中,光照是主要的外界影響因素。”尹國平解釋,褪黑素是人體最強的生物鐘信號,而日光照射是調節褪黑素分泌節律的主要途徑。
這種能夠使黑色素細胞發亮的胺類激素有縮短入睡、覺醒時間,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從而具備較強的調整時差功能。尹國平指出,通常人體內的褪黑素水平在凌晨2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重慶恒大綠洲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