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7大舉措助力學校復課食品安全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現有200多萬在校學生,其中近50萬大學生集中在西鄉塘片區,密度大、流動多,做好校園食品安全,等于牽住了南寧市餐飲食品安全的“牛鼻子”。如何應對大量學生聚集就餐,維護好校園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2014年南寧市作為廣西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試點單位啟動創建工作,2015年正式入選國務院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試點單位,2018年獲廣西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榮譽稱號,并于同年順利通過自治區食安辦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中期督查。五年來,歷經國家、自治區創建標準數次易稿調整,以及大市場監管體制重組壓力,南寧市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將校園食品安全、“明廚亮灶”工程、品牌餐飲示范創建等餐飲安全監管作為創建工作的重點,探索“互聯網+”餐飲監管創新舉措,持續推進、真抓實干,積極促進校園食品安全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在落實校園食品安全屬地首責上,堅持黨政同責與制度保障并舉。從2001年起實行的“菜籃子工程”首長責任制,到當前由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同志和市長周紅波同志共同出任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高位配置,都體現了南寧市市委、市政府在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特別是校園食品安全水平上的堅強決心。
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南寧市先后出臺了《南寧市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全市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政策文件,擬在全市范圍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將推進“互聯網+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工作職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各方參與的工作體系,確保到2020年底全市大眾化餐飲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公眾餐飲消費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高,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群眾餐飲消費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多部門聯合開展2020年春季開學準備評估驗收工作。根據南寧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學校開學工作組工作安排,市市場監管局、教育局、衛健委組成春季學期開學準備工作評估驗收工作組,分八個小組,在學校自查自評及縣區評估的基礎上,分批對市直屬開學的學校進行評估驗收,并對各縣(區)、開發區學校開學評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復核。截至4月底共評估驗收1433所學校,通過評估驗收1433 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聯合轉發《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市場監管、教育、公安部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督促學校和校外供餐單位認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轄區內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校園及其周邊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并跟蹤整改落實到位。同時嚴肅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嚴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市市場監管局同時組織開展2020年春季開學期間校園食品安全和醫用防疫物資質量安全督查,派出五個督查組對復課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確保第一時間查漏補缺、整改提升。
三是是全力推動校園“明廚亮灶”工程全覆蓋。早前,南寧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南寧市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設工作方案》,在全市所有公辦、民辦中小學和托幼機構食堂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實現學校食堂網絡監控智能監管。以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為切入點,依托云平臺搭建千里眼,從而實現對學校食堂食品加工全過程的“畫面可存儲、問題可核實、信息可追溯”,依托分布在全市15個縣、區、開發區的9693個云攝像頭和云數據庫,構建一個實時、高效的遠程監督平臺。2019年底,南寧市已經完成3341個學校“明廚亮灶”建設,下一步將在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和社會餐飲逐步延伸。
四是創新推動校園食堂后廚“無水化”改革。2017年以來,南寧市以廣西大學“無水廚房”為典型示范模式,在全市餐飲企業全面推廣。“無水廚房”結合5S、6T、4D等先進管理體系來規范餐飲單位的人員和物品,促進餐飲單位各項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從而達到后廚地面、墻面、操作面上無水漬的良好工作環境。通過“無水廚房”的實施,南寧市打造了南寧肥仔飯店、大鴨梨、瑤王府、萬達文華、桂景大酒店、紅林大酒店等百家酒店飯店為無水廚房的示范店,以民族大學、廣西大學為代表駐邕高校示范食堂,在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是探索推動校園食堂監管家長“直播式”監督。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對社會公眾開設“食安八桂”微信公眾號平臺,引導消費者觀看餐飲服務單位、學校食堂后廚實時視頻監控,隨時對后廚進行監督和評價,建立社會共治體系,讓后廚暴露在社會大眾眼皮底下,倒逼餐飲服務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改善環境和操作,從而實現餐飲安全監管由“他律”向“自律”、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同時,公眾的社會監督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得到進一步保障,有效實現了政府監管部門、餐飲服務企業、社會組織、消費者食品安全共治體系。
六是試點食堂大宗食品及原材料統一采購配送。為創新探索餐飲服務食材監管新模式,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南寧市借鑒上海市閔行區、廈門市、湖州市等先進地區大宗食材統一配送經驗,建立食品統一配送體系,實現單位(學校)食堂糧食、油、肉、禽、蛋、豆制品等大宗食品定點配送,其它食品定點采購。擬由市政府成立單位(學校)食堂大宗食品及原材料統一采購配送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威寧公司研究制定南寧市關于大宗食品定點采購和統一配送工作指導意見,建立南寧市大宗食品及原材料統一采購配送企業名錄庫。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定點采購企業。各定點采購企業、各單位(學校)食堂均要建立建立食材檢驗室,并落實專人負責食品及食品原材料檢驗工作,監管部門定期對檢驗結果進行檢查。牢控食品源頭安全,做到“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
七是打造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示范街區。為進一步提升校園周邊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環境氛圍,以強化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為核心,根據示范街食品經營戶不同的經營業態、特點,按照大小不同,打造建設校園周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街區。2018年,分別在興寧區瀘田街、青秀區王府井及周邊、青秀區盛天地、西鄉塘區地鐵1號線廣西大學站建設4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街區、200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單位。通過示范街區打造提升,極大促進了校園周邊餐飲服務單位改造完善基礎設施設備,規范管理,不斷提升南寧市食品安全等級和管理水平。
八是多方共治促進多元化監管。開展互查互評活動、食安“網紅店”行動。在全市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推廣建立學生食品安全義務監督站,學生、學生家長利用上學、放學時間對學校食堂、學校周邊小食品店、小餐飲店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通過微信群反饋隱患問題到該局,由該局值班人員根據風險等級安排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排查。目前,南寧市學生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隊伍已超過2000人,使得校園食品安全觸角得以進一步延伸,形成了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完成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條市場監管熱線和信息化平臺整合,完成“五線”整合,實現“一號對外、多線并號、集中接聽、各級承辦、部門依責辦理”的工作目標。同時不斷加強“綠色通道”消費爭議快速處理機制建設以及全國12315互聯網在線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大力發展更多的企業加入主動和解消費糾紛的隊伍,把消費維權網絡向外極大延伸,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貼心的維權服務。(李舒雯 李佳)
- 標簽:獸界茶主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