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就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答記者問
今天是世界食品安全日,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有關負責人就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總體情況如何?
答: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產品和食品交易場所依法抽取并購買食品樣本,完成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4.4萬批次,覆蓋33大類食品,檢驗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生物毒素、重金屬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指標558項,檢出合格產品23.8萬批次,不合格產品5773批次;監督抽檢的總體合格率為97.6%,與上年持平,較2014年上升2.9個百分點;監督抽檢的總體不合格率為2.4%。
問:監督抽檢結果反映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如何?
2019年監督抽檢結果顯示,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一些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我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多、消費體量大、"從農田到餐桌"產業鏈條長、網絡銷售等新業態層出不窮,有的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甚至逐利枉法、違法犯罪,食品安全形勢仍然比較復雜,一些食品安全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具體分類來看:
一是日常消費量大的食品合格率繼續保持高位。如,肉制品抽檢合格率為97.0%,較2018年提高0.5個百分點;糧食加工品、食用油、蛋制品、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8.8%、98.9%、99.5%、99.7%、99.8%,與2018年持平。
二是重點食品企業產品合格率較高。對市場份額大、流通范圍廣的重點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產品進行抽檢,其合格率分別為99.7%和98.7%。
三是一些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治理取得成效。通過專項整治,餐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的抽檢合格率分別較上年提升0.9和2.3個百分點,均達到97%;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檢出率為0.02%。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連續11年零檢出。
四是個別品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仍然較高。從食品抽樣品種看,冷凍飲品不合格率為6.1%,雖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但仍處于較高水平,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問題;由于檢測項目增加,蜂產品抽檢不合格率較上年升高3.6個百分點,達5.7%,主要是禁用獸藥殘留和微生物污染問題。從食品抽樣環節看,網購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為3.2%,比上年升高1.2個百分點,反映出網絡平臺銷售食品仍需進一步加強監管。
五是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標和農獸藥殘留超標仍然是當前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抽檢發現,因微生物超標的不合格率為1.6%,與上年持平,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8.4%;因食品添加劑超標的不合格率為0.9%,雖較2014年、2018年分別降低0.9和0.1個百分點,仍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2.9%;農獸藥殘留超標的不合格率為1.5%,比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16.7%。
問:對于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是如何處置的?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堅持"零容忍"。對于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均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對該批次產品采取了封存、下架、召回、核查處置等措施,著力防控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并加強溯源管理,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強化監管措施,開展聯防聯控。2019年,完成國家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行政處罰5214件,罰沒金額1.6億元。監督抽檢和核查處置信息,已通過各級政府網站或媒體向社會公開。
問:今年食品安全抽檢工作的重點是什么?
今年,市場監管部門將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用好食品安全抽檢手段努力排查化解食品安全隱患,著力防范區域性和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一是持續加大食品安全抽檢力度。緊盯重點食品、重點指標、重點區域,對檢出不合格食品跟蹤抽檢。組織實施好2020年國家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工作,完成食品安全抽檢計劃。
二是持續增強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加強與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海關等相關部門信息互通,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監管機制。加大抽檢數據統計分析和風險研判力度,為強化監管、精準施策、靶向治理提供依據,進一步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
三是持續加大監督抽檢信息公開和風險交流。完善監督抽檢信息分類公布和加強抽檢信息解讀。每周公布監督抽檢信息,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
- 標簽:九尾中文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