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
為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程序、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食品行業發展,近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以“證照分離”改革為契機,制定印發《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試點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努力推動浙江食品生產許可改革工作走在前列。
一、嚴選“低風險”食品。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立足產業實際,根據食品風險等級、日常監督檢查、歷年抽檢監測、群眾投訴舉報以及各地疫情防控期間的探索情況,經充分征求意見、反復研究論證,確定對4大類5個類別單元的低風險食品〔糧食加工品類別中的小麥粉、大米,茶葉及相關制品類別中的茶葉(緊壓茶除外),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類別中的可可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類別中的淀粉糖〕開展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與此同時,明確在保障食品安全前提下,自貿試驗區市場監管部門可在以上4個食品類別中增加其他類別單元開展試點工作,進一步推動食品生產許可改革更加優化深化。
二、開展“全覆蓋”試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深入學習領會《國務院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精神,認真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全面分析全省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形勢基礎上,持續擴大改革受益面,將此次試點的區域覆蓋全省范圍,而不僅僅局限在自貿試驗區。由此,申請人在浙江省范圍內均可依照《管理辦法》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申請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不包括注銷),申請材料齊全、符合相應要求且提交經簽章確認的告知承諾書的,市場監管部門不再進行現場核查,直接向申請人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
三、細化“強監管”舉措。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和“放管結合”思路,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認真研判風險隱患,研究細化監管舉措,確保“放”后有人管、監管有手段。一是明確適用例外。對存在隱瞞真實情況、作出不實承諾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生產條件及周邊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等6種情形的申請人,不適用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二是明確證后檢查。要求各地在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后10個工作日內,對被許可人的承諾內容進行現場檢查。同時,研究制定《證后首次現場檢查工作指引》,對檢查項目、檢查要求、檢查程序等內容進行了明確。三是明確結果處置。明確如發現被許可人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責令其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被許可人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后仍達不到許可條件的,依法撤銷其行政許可。四是明確信用約束。要求各地將食品生產許可頒發、日常監督檢查、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記入食品生產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食品生產者,應當增加監督檢查頻次。
接下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將著力“四個加強”,努力推動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工作落實有方、落實有力、落實有效。一是加強日常監管。督促指導各地秉持“程序簡化但要求不降,許可便捷但監管不松”理念,在證后首次現場檢查基礎上,用好履責報告、監督抽檢、風險治理、信用監管、聯合懲戒等“工具箱”,切實在嚴監管中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加強培訓指導。結合全省食品生產監管業務培訓、“三服務”等活動,幫助各地解決工作流程、證后監管、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條線干部的能力本領,確保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工作任務有序承接、扎實推進。三是加強分析研判。根據監督檢查、抽檢監測等情況,定期分析當前低風險食品類別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時做好許可審批程序、證后監督檢查等方面的動態調整,不斷推進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工作緊貼實際、走深走實。四是加強媒體宣傳。用好“浙江市場監管矩陣”、市場導報等媒體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積極宣傳《管理辦法》,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全覆蓋試點工作的知曉度。
- 標簽:九陰真經塞外大漠奇遇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