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 實現“精優特”發展
“我原來最怕監管部門上門,不是停產整頓就是進行處罰;但是現在我是發自內心地歡迎他們來檢查指導,他們不但幫我們解決生產當中遇到的問題,規范生產流程,還到處推介我們的產品,讓我們越來越有勁頭。”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望城食品小作坊新康邱氏腐乳負責人邱舟表示。
望城區內諸多湘江特色古鎮中,有許多歷史悠久的特色食品小作坊。近年來,望城區市場監管局著眼民生、貼近實際、合規指導服務,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特質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有機結合,打造了示范性的“望城非遺六品”特色小作坊,引導食品小作坊向“精優特”方向發展,對非遺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持證上崗” 小作坊大變身
“如果不是市場監管部門的支持,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新康邱氏腐乳了!鼻裰劢榻B說,新康邱氏腐乳起源于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他作為邱氏腐乳工藝的第五代傳承人,2015年回鄉接手創業,在區市場監管局幫扶下,通過改進工藝制作流程,改換包裝,終于讓這個傳承了一百多年的技藝,重新煥發生機。
然而,由于當時是家庭作坊式生產,挑擔式經營,沒有生產許可證,沒有注冊商標,擴大生產后卻無法順利進入市場,邱舟創業受阻。2016年,望城區市場監管部門多次上門現場考察、指導其規范生產流程、優化生產條件,全部合格后幫其申辦了食品生產許可證,指導注冊商標,使得邱氏腐乳順利打通市場流通,進入長沙多個景區成為了旅游特產。2017年,在望城區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邱氏腐乳傳統制作技藝成功入選“望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的新康邱氏腐乳,連海外華僑也慕名前來購買,每年的銷量不斷增長,今年將達到近百萬元,并帶動本地周邊發展腐乳食品產業。
除了不取締,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在一定程度上還引進、恢復小作坊。在望城黃金園村有一家100多年的老粉絲廠,生產的‘芙蓉牌’粉絲曾出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但因經營不善一直處于停產狀態。區市場監管局一直琢磨盤活“老字號”,將黃金園粉絲納入“非遺六品”一并精心規劃,從改棚戶變磚瓦,從翻新舊設備設施到隔墻分區,從整潔消毒到排污環保等全程給予指導扶持。
經過幾個月的改造,望城“非遺六品”小作坊全部達到了“生產環境干凈、生產過程合規、文化宣傳上墻、人員意識到位”的要求,頒發了食品小作坊許可證!坝辛说怯涀C,來購買的客戶更放心,我也更有底氣了,在市場銷售更方便了。”粉絲作坊傳承人李松柏高興地說。
走“精優特”路線 將產品做到極致
望城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科科長徐步城認為,雖然是監管科,但也要搞好服務,著力引導并服務企業。
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全區30家發證小作坊,產品一律定期免費檢測,連進銷臺賬記錄本,也由局里統一印好免費發給企業使用;疫情期間除了免費贈送防護物資,還組織產銷對接會推介產品,甚至局里工會福利就直接從小作坊中購買產品發放。
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德山介紹說:“在實處用功,在細節用心,全過程服務,深入推進傳統食品加工小作坊向‘精優特’方向發展,已經成為該局當下食品生產監管的指導思想!
“精”是指幫扶指導小作坊在生產加工經營過程符合法律法規各項要求的基礎上,切實督促其生產管理、衛生環境、食品包裝等方面朝精致化改進!皟灐眲t是傳承傳統工藝,深挖文化內涵,突出品牌特質,打造優質的文旅結合產品。“特”則是注重一人帶一片,把帶頭人扶持起來,把小作坊培育成特色食品加工小產業,帶動周邊,輻射一片,形成特色食品小產業經濟圈。
在常年的服務之下,望城區的食品小作坊,也在不斷成長壯大。陶蔬戀壇子菜師承祖輩,其“非遺”技藝傳承人李旭繼承了祖父原銅官醬廠的加工技藝,但他早些年曾辦廠失敗。正是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引導下,李旭將加工車間變身作坊,投資僅百萬,把原有的800多平方恒溫高濕的醬菜地窖與加工制作區連接起來,并按食品生產要求調整布局和設置,重新設計產品包裝,推出了獨具風味的醬香濃郁悠長、鮮亮脆爽的“陶蔬戀窖藏壇子菜”。
類似的事例,在另一個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叫黃藥子酒坊的小作坊,也得到了證實。黃藥子酒坊負責人梁春表示,區市場監管局主動上門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協助企業申領證件走向市場。“不僅僅是幫助我們生產,還幫助我們銷售,在各種場合,通過各種渠道推介我們用傳統中草藥配方酒曲和古法生產的谷酒,不少消費者就是根據市監局相關領導的推介,慕名到酒坊來買酒。”
“我們正因地制宜規劃發展小作坊,探索在靖港銅官等地,靠近古街集鎮區域設立食品特色小作坊集聚區,依靠當地街鎮支持,進一步做強、做活本地特色食品產業!”許德山表示。
寓監管于服務 以服務促規范
在日常監管工作中,望城區市場監管局注重拉近小微食品企業的距離,讓對方敢于和樂于與監管部門打交道,這不僅有利于市場監管部門及時發現生產經營中的問題,有利于實現監管效果,更有利于企業和小作坊在發展中自我完善。
“今年,我們對食品生產領域的日常監管巡查頻次和力度明顯增強,由原來年均2次巡查改為科所聯動年均4次以上的巡查計劃。”許德山介紹,轄區內食品加工小作坊實現全部已建檔造冊,規范小作坊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記錄臺賬,日常監督檢查過程按計劃、告知、檢查、記錄、反饋、下文書、復查的流程,形成了行政監管工作閉環。區市場監管局正在打造1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為長沙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示范點。全區現有30家發證小作坊,正在指導辦證的有12家,該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在常年的監管和服務之下,望城區的食品小作坊,也在不斷成長壯大。近兩年,銅官“陶蔬戀”壇子菜、東城生態辣椒等小作坊購置了土地,建起了標準化廠房,食品小作坊許可證升級為食品生產許可證,小作坊變身食品生產企業。靖港香干、靖港八大碗、糖油粑粑、米豆腐、香辣魚尾、小麻花小花片等特色產品打開了市場。
“小作坊一樣有大作為,而要讓小作坊有大作為,離不開有效的監管和有心的服務!蓖菂^市場監管局局長朱飛躍表示,在疫情沖擊的特殊時期,“六穩”“六!辈粌H要著眼大型企業,也要重視中小微企業。望城30家獲證小作坊,用工高峰合計不低于1000人,有的年銷售額只有幾十萬,有的則已突破100萬,也銷售到了全國各地。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人數雖少,也是就業崗位;產量不大,也是民生所需;規模雖小,也是市場主體,都關系到經濟基本盤!叭珔^的小微企業,我們都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助推食品小作坊新發展!敝祜w躍說。(喻燦華)
- 標簽:邊疆的泉水簡譜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