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通告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12月23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6期)》(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食用農產品、飲料、乳制品、方便制品、肉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共8大類食品1087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飲料、食用農產品4大類食品14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8批次存在食品添加劑問題
廣德桃州鎮福家超市銷售的、標稱宣城市康源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食用植物調和油(生產日期:2020/5/2),乙基麥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黃山市祁門縣隆祥超市商貿有限公司銷售、標稱宣城市康源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食用植物調和油(生產日期:2020/6/2),乙基麥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六安市霍邱縣城關鎮生活之都港澳店銷售、標稱淮南市鳳臺縣道化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芝麻香食用植物調和油,乙基麥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亳州市蒙城縣寶塔路新五洲華聯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安徽省鳳陽縣黃三嫂醬菜制品有限公司生產(滁州)的水晶糖蒜,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阜陽潤發家樂城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散稱黃花菜,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阜陽市阜南縣眾聯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銷售的百合,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亳州市蒙城縣紹明超市銷售的百合,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亳州市利辛縣朱利芳食品店銷售的百合干,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通告》附件《部分不合格項目的小知識》(以下簡稱《小知識》)指出,乙基麥芽酚屬于食品添加劑,是一種有芬芳香氣的白色晶狀粉末。因為乙基麥芽酚能使食品中原有香味得到調和、改良和提升,所以經常被作為香味改良劑。同時乙基麥芽酚還具有去除原料的雜味,保持長久的清香的功效。食用植物油中檢出乙基麥芽酚,可能是生產廠家非法添加導致。苯甲酸為防腐劑,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延長產品保質期。苯甲酸及其鈉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可能是生產企業依靠添加防腐劑來控制細菌繁殖,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防腐劑。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產生二氧化硫殘留。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內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
4批次存在微生物指標問題
標稱阜陽市生力純凈水廠生產的淮水坊優質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標稱阜陽市生力純凈水廠生產的玉嶺飲用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標稱宿州市冰爽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竹葉茶,菌落總數、酵母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標稱宿州市仙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風味飲料(竹葉味飲料),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小知識》介紹,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如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礦泉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者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本次抽檢中還有1批次飲料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酵母對糖類、脂類等有較強的“糖酵解”能力,能以分解有機質的形式危害食品,造成食品的腐敗變質。如果食品中酵母菌含量超標,說明該食品的生產環節衛生質量較差,以及這種食品已過分發酵,容易變質。酵母雖然本身并非有害菌,但酵母超標會引起食物變質,食用酵母超標的食物可能引起腹瀉,危害人體健康。食品中酵母超標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員不按生產要求進行操作;對設備清洗不干凈或消毒不嚴;加工環境衛生不達標等因素造成的交叉污染等。
2批次存在農獸藥殘留問題
馬鞍山市品佳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水果青菜(普通白菜),啶蟲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滁州市鳳陽好潤多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毛白菜(普通白菜),啶蟲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小知識》指出,啶蟲脒是一種具有觸殺、滲透和傳導作用的新型廣譜低毒殺蟲劑,作用于昆蟲神經系統突觸部位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干擾昆蟲神經系統的刺激傳導,引起神經系統通路阻塞,造成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在突觸部位的積累,從而導致昆蟲麻痹,最終死亡。造成啶蟲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些農產品種植者為了增強防治效果,從而使用過量。
《通告》指出,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亳州、滁州、阜陽、黃山、六安、馬鞍山、宿州、淮南、宣城、廣德等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有關食品生產經營者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省局報告。(鞠一楠)
- 標簽:護膚膏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