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數量減少預警男性健康
“精子危機”預警男性健康
2000年至今,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先后對近500名捐精者進行了精子檢測,他們大都是在校大學生。以2000萬個/毫升的精子密度為標準,約有50%的人無法達標。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在1890年到1990年的100年間,全球男性的產精量減少了50%;與1940年相比,今天全世界男子的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有人甚至大膽預言,幾十年后,人類可能出現“無精危機”。
在精子數量銳減的同時,精子的質量也在悄然衰退。畸形、劣質精子的增多,和活力、穿透力、致孕率的下降,直接導致了男性不育比例的逐年增加。有統計表明,1960年因不育而尋求咨詢的男性只占8%,如今則高達40%以上。
盡管到目前為止,影響男性生殖健康的真正原因還不清楚,但種種滲透于衣、食、住、行中的不良因素已明顯暴露出對男性健康的負面影響。比如,食品添加劑、著色劑、防腐劑,以及農副產品中殘留的農藥會影響生育;化學工業造成的空氣、水等環境污染也會損害生殖功能;隨處可見的各種輻射,抽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對男性生殖健康也構成了最普遍的威脅。此外,濫用抗生素、激素類等藥物,以及五花八門的性保健品都是生殖健康的慢性殺手。
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睡眠少、不注重飲食、參加體育運動時間少、接受健康體檢次數少,他們的健康長期處于被忽視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