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第一次性生活要注意什么
產后不能馬上性生活,專家指出產后最好在兩個月之后才能進行性生活。產后性生活有很多注意事項,產后第一次性生活更是重要。那么,產后第一次性生活要注意什么呢?
一、陰道出血、裂開
不少產婦在產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會陰傷口是早已愈合,但在首次性生活時,還會出現傷口裂開,出血。本來好端端的片刻歡愉,一下子變成了無言的痛楚。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種情況:
1、與恢復性生活的時間有關。會陰切口的傷口一般需7天才能愈合,并將縫拆除。此時,會陰表面組織是已愈合,但是深部肌層、筋膜需6-8周才能得以修復。如果過早恢復性生活,可導致傷口裂開、出血。
2、與產婦全身情況有關。當產婦患有貧血、營養不良或陰道會陰部發生炎癥時,均可延遲會陰傷口的愈合。
3、與傷口縫合情況有關。除了會陰部表皮層用絲線縫合外,內層肌肉、皮下脂肪層均用羊腸線縫合。由于人體組織羊腸線的吸收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加上羊腸線的質量、會陰部是否嚴格消毒等問題,也會影響人體組織的吸收。
當然,由于男方在妻子處于妊娠晚期、產褥期時禁欲時間較長,一旦恢復夫妻生活,往往動作激烈,這樣也很容易引起會陰組織損傷、出血、裂開。
溫馨提示:產后一定要等會陰傷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恢復性生活。首次性生活時,丈夫動作要輕柔,一旦恢復夫妻生活或性生活結束后發現陰道出血,應立即就診,莫因"難為情"而自己草草止血了事,以免延誤治療。
二、新媽做準媽的危害
危害母乳中斷:新媽媽再次懷孕后,身上絕大部分營養都會提供給胎寶寶,以保證胎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新媽媽由于體內營養匱乏,會造成乳液分泌迅速減少,甚至出現母乳中斷的現象,因而無法保證新寶寶的營養與健康。身體恢復新媽媽產后需要一段時間身體的各種機能才能恢復正常。新媽媽如果在身體恢復期懷孕,身體各種機能的正;謴蛯艿接绊憽H绻聥寢屵M行人工流產,這將對新媽媽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影響,延長新媽媽身體機能恢復的時間。
子宮出血:新媽媽產后,子宮通常需要3~6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剖宮產的新媽媽子宮恢復時間則更長。新媽媽在子宮還沒有完全恢復前懷孕會造成子宮負擔過重,嚴重時出現流血。導讀:新媽媽產后性生活過程中很容易忽視避孕措施,使新媽媽再次懷孕成為準媽媽。新媽媽懷孕不僅影響到自己身體的恢復,同時對新寶寶與胎寶寶也有很大的影響。新媽媽如何才能避免再次成為準媽媽呢?
寶寶護理:新媽媽懷孕后,身體會逐漸加重,對日常活動造成不便。新媽媽如果進行人工流產,也需要一段時間身體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對寶寶的護理會產生很大不利影響,很容易造成寶寶營養失衡、皮膚出現紅斑等現象。
人工流產:新媽媽懷孕后通常會采用人工流產來解決問題,但危害性很大。新媽媽身體正處于恢復期,如果器械消毒不嚴、術后不衛生,將增加新媽媽細菌感染的機會,引發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疾病;人工流產也很容易打亂新媽媽原有的內分泌狀態,將導致內分泌失調而引起月經紊亂;情況嚴重時還會引起新媽媽術后出血不止。
三、產后什么時候可以和老公做愛?
產后滿月,夫婦合房----傳統的說法,其實呢,膽子比較大的話,做吧,反正身體會好的,但如果問意見,專家覺得最好還是忍到滿月再滿月的時候吧,也就是產后2個月。
我們來看看,產后最先恢復的是外陰。正常分娩時外陰充血、水腫,要在產后10余天才恢復正常。這種正常也是極為表面的現象,里邊恢復的怎么樣,你是看不到的。
其次恢復的是子宮,再次是子宮內膜,最后才是陰道黏膜,這都需要 30天以上,一般需要 55 天左右。對于做手術的新媽,如剖宮產,會陰、宮頸縫合,或在產褥期有感染、發熱、出血等情況,子宮、外陰等器官、組織恢復緩慢,恢復性生活的時間則更應相對推后。所以剖宮產最好在分娩后 3 個月以上再過性生活。若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的新媽,切開的傷口一般需要 7 天愈合。此時,會陰組織雖已愈合,但深部肌層、筋膜需 6~8 周才能得以修復。如過早恢復性生活,可導致傷口裂開、出血。近期可能出現炎癥上行,比如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遠期還會出現陰道松弛等情況,所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硬吃,也要掂量掂量。
四、避孕全攻略:
1.適當分居。分居可以有效避免新媽媽懷孕。新媽媽產后可以與丈夫分居一定時間,以便于身體機能與子宮的恢復,同時分居也有利于新媽媽對寶寶的護理。
2.工具避孕。產后由于媽媽生殖器的損傷還沒有完全恢復,為了防止媽媽的產褥期感染,最好用工具避孕,即男用和女用避孕套。用避孕套避孕在產后性生活中被列為首選,但長期使用亦可加重媽媽陰道的炎癥。
3.產后放置宮內節育器。對于剛生產完的媽媽來說,由于產后的子宮正處在恢復階段,子宮較大,宮腔較深,過早放置節育器非常容易脫落,而且易造成感染,留下后遺癥。一般放置的時間是自然分娩在產后3個月、剖宮產在產后6個月以后為好。在此前的避孕可考慮用避孕套。導讀:新媽媽產后性生活過程中很容易忽視避孕措施,使新媽媽再次懷孕成為準媽媽。新媽媽懷孕不僅影響到自己身體的恢復,同時對新寶寶與胎寶寶也有很大的影響。新媽媽女口何才能避免再次成為準媽媽呢?
4.口服避孕藥。產后不哺乳的媽媽,可口服避孕藥。但對于在哺乳期的媽媽來說,由于多數的避孕藥都含有雌激素,會改變乳汁的成分,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不宜服用。
5.外用避孕藥。性交前放置外用一些殺精藥膜、藥膏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外用的陰道藥膏或藥栓不影響乳汁分泌。但陰道避孕藥膜屬水溶性薄膜,哺乳期陰道較干燥,膜不易溶化完全,藥效釋放不充分,容易引起避孕失敗。
6.產后絕育。包括女性輸卵管結扎術和男性輸精管結扎絕育術。如果堅決不再想要孩子了,絕育是安全、永久的避孕方法,但應注意的是一定要堅持自愿的原則。產婦在非緊急情況下應充分知情,認真考慮后再決定,以免將來后悔或由此引起產后心理障礙。但一旦施行了手術,則難以恢復。對不適合再次妊娠的媽媽,如患有妊娠合并心臟病,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等疾病,最好在產后2-3天做絕育術。此時子宮底較高,手術比較容易進行。
溫馨提示:由于產后婦女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有特殊性,所以避孕方式的選擇也有特異性,沒有一種避孕方式是絕對最保險的。但是,媽媽們要清楚的是:避孕措施中的副作用一般經過醫生的幫助都是可以解決的,而懷孕后人工流產給身體造成的痛苦和損害是很大的,有時甚至可能是終身的。因此,產后的媽媽們應聽從醫生的建議,及早選擇好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避孕方法,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