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的“魔咒” 爸媽會遺傳給你10種病
疾病可能與生俱來?這絕不是空穴來風。據專家報道,有很多常見的健康問題與遺傳密切相關,下面10種疾病就有可能從爸媽遺傳給你們,人們應當及時預防。
1、勃起功能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的兩大病因與遺傳息息相關:一是心理因素,二是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因素。
疾病查詢:勃起功能障礙的癥狀與防治
小知識:多數常見的涉及男性健康的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疾病、前列腺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品質性疾病,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會以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的形式表現出來。ED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疾病,我國不同程度的ED患者約有0、8億到1億人左右。
2、胃癌
調查發現,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得胃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因此,有胃癌家族史者應去醫院監測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疾病查詢:胃癌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區分胃癌與胃潰瘍
胃潰瘍的疼痛多與飲食關系密切,即餐后半小時開始,疼痛持續幾個小時,有燒灼感,其后逐漸消失,直到下次進食后再次發現上述節律。服堿性藥物疼痛可以緩解;
胃癌的疼痛無規律性,與進食無關,進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減輕;疼痛性質不定,可以是鈍痛或劇疼,常有飽脹感;晚期疼痛加重,多為持續性,服堿性藥物也不能緩解。
3、乳腺癌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發現有乳頭濕疹、溢液、皺縮,也應引起重視,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疾病查詢:乳腺癌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乳腺的四大癥狀
一是無痛性腫塊;二是乳頭溢液;三是“酒窩狀”乳房皮膚凹陷;四是“橘皮狀”淋巴水腫。
4、超重
肥胖者的體重遺傳因素占25%—40%。應控制脂肪和甜食的攝入,經常運動。
小知識:超重的標準
世衛組織的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等于或大于25時為超重;身體質量指數等于或大于30時為肥胖。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體重/身高的簡便指數,通常用于對成年進行超重和肥胖分類。其定義為按公斤計算的體重除以按米計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5、老年癡呆
有家族史者患病率要高出4倍。因此,有家族史的人,50歲以后就應該進行檢查,看有沒有智力方面的障礙。
疾病查詢:老年癡呆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一生各個時期都要預防
胎兒期:孕婦絕不能亂補;青少年期:每天喝杯牛奶;壯年期:防慢性病、心理病;中老年期:走出去、多動腦。
6、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親屬中患抑郁癥的概率遠高于一般人,約為10—30倍。如果經常出現悶悶不樂、體重顯著增加或減少、失眠或睡眠過多等,要及時就醫。
疾病查詢:抑郁癥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自測抑郁癥
1、人逢喜事而精神不爽。2、凡事提不起興趣。3、不愛動彈。4、睡不好覺,特別是早上醒得早。5、腦袋轉得慢了,遇到事情做不了決定。6、覺得自己沒用、沒出息。7、善感多疑,老懷疑自己生病。8、丟三落四,記不住事。9、動不動就發脾氣,做事精力難以集中。10、心里惴惴不安,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11、腸胃不舒服。12、不想吃飯。13、做事力不從心,常常疲憊。14、不想跟人說話,對周圍一切都很冷淡。15、全身疼,可又查不出毛病。16、不想跟親戚朋友走動了。17、對性生活提不起興趣了。18、感到空虛。19、常想到與死亡有關的話題。
7、高血壓
父母均患有高血壓者,子女今后患病概率高達45%。建議有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定期監測血壓;減少鹽的攝入,多吃富含鉀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菠菜等;控制肥胖;戒煙限酒。
疾病查詢:高血壓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高血壓患者推薦飲食
1、 蔬果、奶類、高蛋白食物要比一般人多些。2、 五谷雜糧建議比一般人的飲食略少些,且需盡量選用含麩皮的全谷類。3、最好食用脫脂奶制品。4、 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豆制品、魚肉、家禽的瘦肉為主,少吃紅肉,一天最多不超過半個蛋。5、 核果每天最好吃一小把,約一湯匙的量。6、 烹飪時盡量不食用動物油脂,而是使用好植物油,像橄欖油、色拉油、葵花子油等。
8、糖尿病
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普通人的15—20倍。建議高危人群要堅持運動,45歲后每隔3年做次糖尿病常規檢查。
疾病查詢:糖尿病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12點讓你一生不得糖尿病
1.吃肉前喝兩勺醋。2.減輕5%的體重。3.每天走路35分鐘。4.喝咖啡。5.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志。6.一周吃快餐不超過2次。7.火腿香腸要少吃。8.肉桂有助降血糖。9.做事前3次深呼吸。10.睡眠在6—8小時之間。11.不要獨居。12.45歲后多關注血糖。
9、哮喘
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病幾率可高達60%。有哮喘家族史者應避免各種引發哮喘的環境,如吸入過敏物質、呼吸道病毒和細菌感染等。
疾病查詢:哮喘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哮喘患者可以當媽媽嗎?
1、懷孕前先做病情評估。2、選擇對胎寶貝安全的藥物。在妊娠前3個月應盡量避免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改全身用藥為吸入用藥,吸入藥物首選丙酸倍氯米松。3、 急性發作必須入院治療。
10、骨質疏松
女人的骨質情況和她母親的非常相似。預防要提高鈣和維生素D的攝取。
疾病查詢:骨質疏松的癥狀及防治
小知識:骨質疏松癥是一個多因素的疾病,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年齡越大,骨質疏松的患病率就會越高。生活方式上,比如運動比較少、日照比較少、維生素D的缺乏等,另外從營養的角度,鈣奶制品攝入不夠,還有吸煙、喝大量咖啡,這些都是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