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認為男性月入4000千以上才敢談戀愛
初戀年齡越來越小。調查還發現,在“90后”受訪者中,初戀發生在初中的比例達24.7%,發生在小學的比例達3.3%,而1970年前出生的受訪者的兩項比例分別只有3.6%和0.6%,可見“90后”在初中或更小時談戀愛的人不在少數。不過,“最佳結婚年齡”并未提前,半數受訪者認為男性的最佳結婚年齡在28歲—30歲,六成人認為女性的最佳結婚年齡在25歲—27歲。
女性認為男性月入4000千以上才敢談戀愛
四大原因造成恐婚。調查發現,盡管人們期待愛情,但恐婚現象卻十分普遍。“高離婚率”、“害怕被束縛”、“逃避家庭責任”、“沒房”成為人們恐婚的四大理由。此外,不少受訪者報告身邊有家庭暴力發生,也成為他們恐婚的因素之一。
近八成女性認為,男性月入4000千以上才敢談戀愛。調查中,有77.3%的女性認為,男性月收入超過4000元才有經濟能力談戀愛,2010年這一比例仍為66.3%。除了收入,房子依然是敏感話題,調查顯示,在男方出錢買房的情況下,有四成受訪男性不愿在房產證上加女方名字,而同樣有四成女性要求男方在房產證上加自己名字。本次調查執行者、婚戀專家王治國認為,這與去年出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有一定關系,也說明婚戀在帶來幸福的同時,還會帶來一定經濟壓力。
七成人為了愛情而結婚。調查顯示,家庭、健康和婚姻是人們獲取幸福的源泉和生活必需品,這三者構成了中國人幸福的三大支柱。更有69.1%的女性和71.6%的男性認為人們結婚是為了愛情,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愛情型婚姻仍占主流。
近日,一項由民政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與百合網聯合發布的《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引人關注。這項調查歷時一年,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收集有效問卷50384份。調查結果涉及了現代人的擇偶觀、戀愛觀、婚姻觀,其中一些數據很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