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睪丸腫瘤好發于青壯年
睪丸腫瘤是男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一種腫瘤。它們的家族十分龐大,主要是由兩位“父輩”兄弟慢慢繁衍下來的“堂兄堂弟”所構成的一大家族。它們雖是同宗同族,但卻長著不同的“模樣”、不同的“膚色”,它們的“性格”和“脾氣”也大相徑庭。醫學專家們早已摸透了它們的秉性,一旦發現就會立即將它們“鏟除”。
這兩位“父輩”兄弟,“老大”稱為生殖細胞腫瘤,“老二”稱為非生殖細胞腫瘤。兄弟倆各自掌管著自己的家族。起源于“老大”家族的腫瘤比起源于“老二”家族的腫瘤常見而多發,故人們對“老大”的“孩子”們要“面熟”些。“老大”有這樣幾個“孩子”:精原細胞瘤、畸胎瘤、畸胎癌、胚胎癌、絨毛膜上皮癌等五位;“老二”有六個“孩子”:性腺基質腫瘤、性腺胚細胞瘤、睪丸網腺瘤、間質性腫瘤、類癌、腎上腺殘留腫瘤。
這十一位“堂兄堂弟”的名字取得都那么怪異難記,聽上去就有點恐怖感。而且,它們沒有一個是“良家”子弟,個個都是侵害人體的惡性腫瘤。其中,有些名字聽上去好像有點“善良”的感覺,像什么精原細胞瘤啊、畸胎瘤等,從它們的名字看,好像不是那么“壞”。其實它們也都是些“惡少”,人們可不能被它們的表面現象所蒙蔽而掉以輕心。
睪丸腫瘤的病因主要是睪丸在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所攜帶的癌基因發生突變所致。起源于“老大”的腫瘤占全部睪丸腫瘤的90%以上,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睪丸腫瘤都是來源于生殖細胞,只有很少的睪丸腫瘤是來源于非生殖細胞。而生殖細胞發生率最高的腫瘤,是精原細胞瘤,約占70%左右。因此,精原細胞瘤是睪丸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
睪丸腫瘤通常好發于青壯年,當然,也有發生在七八十歲的老人,或是學說話的幼兒。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在睪丸里悄悄地營造出一個包塊來。這包塊往往是不痛不癢,但卻十分沉重,硬得像塊石頭一樣,用手一掂沉甸甸的,因此患者常有下墜感。有的個別腫瘤可長得巨大,達幾十公斤重,那時,患者行走已非常困難。有的腫瘤還能分泌一些雄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干擾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現內分泌紊亂的異常表現,但同時也為醫生“追捕”它們提供了線索。
睪丸腫瘤決不滿足于局部的破壞,一有機會它們就通過淋巴管或借助血液循環向身體的遠處轉移,這是惡性腫瘤的一大惡習。它們貪婪地侵吞患者的機體,肆無忌憚地損害人體的健康直至生命。 睪丸位于陰囊里,因表淺而易觸摸到,如果發現睪丸出現疙瘩、硬結或睪丸異常的增大、且沉而硬時,應高度警惕睪丸腫瘤的發生,應盡早就醫。睪丸腫瘤的治療,要根據不同的腫瘤性質做不同的選擇。一般早期發現的睪丸腫瘤,首先要切除患側的睪丸,根據有否轉移選擇做淋巴結的清掃,加上放療和化療等治療措施,一般都能取得比較好的遠期療效。
認清睪丸腫瘤家族的秉性,掌握它們的惡習,控制它們的危害性,現已成為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手術,仍是征服這個“破壞分子”家族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