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大軍”十年增3倍 強行保胎寶寶不健康
“保胎大軍”現狀如何?
保胎孕婦近10年來增加3倍
陸小姐就職于一家事業單位,最近,一個現象引起了她的注意:“我們單位這一年多懷孕的女同事全是懷孕沒多久,就回家保胎去了。”
她掰著指頭算了算,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到今年5月,前后5名同事懷孕,都出現了先兆性流產癥狀,“如果說都是大齡產婦也就罷了,但是,她們中有的確實30歲出頭,有的才25歲,怎么也要保胎呢?”
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給朋友,朋友也說癲癇的癥狀,她們單位里也是如此,基本上5個人懷孕,4個要去保胎。“這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女人生個孩子,變得這么困難呢?”陸小姐不禁疑惑。
“保胎大軍”的逐年壯大,醫生們感觸最深。蘇北醫院婦產科專家孔祥說,還不至于說每個孕婦都要保胎,但是,最近10年來,先兆性流產的孕婦,以及胚胎停止發育的孕婦,確實是大大增加了。“最近十年來,這個數字至少增加了3倍!”
他說,從每天接診的情況來看,“這個感受很明顯。”以前,一個禮拜的門診都很難遇到一例需要保胎的孕婦,現在,只要上門診就總能遇到一兩例。
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何曉燕也有同樣的感受。只要上門診,就會有孕婦來問,自己是否需要保胎?有的是過于擔心,但是,還是有不少有出血癥狀的孕婦,確實需要保胎。
10年來,我市“保胎大軍”究竟增長了多少?“至少3倍。”孔祥說,這個數字還比較保守。
為何保胎孕婦增長這么多?
受現代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影響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怎么生個娃越來越難了呢?醫生說,這與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工作壓力、反復人流、育齡推遲等密切相關。
何曉燕說,這其實并不難理解,“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工作和生活壓力,和10年前相比,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孔祥也表示,先兆性流產、胚胎停止發育等現象發生率的增長,“既有化學性因素,也有病毒感染,紫外線輻射、過度勞累、反復人流、育齡時間的推遲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共同推高。而很難說,是哪一種因素導致的。”
專家表示,環境污染、食物中化學物質增多等因素,是普遍存在的,個人很難改變,但是,多次人流、育齡時間推遲、過早的性生活等,則屬于個人生活習慣,需要引起每位女性的重視。而這其中,尤以前兩者更為重要。
據了解,在保胎患者中,超過一半有流產史,有的人甚至連續自然流產三次及三次以上,最終演變成習慣性流產。另外,從年齡來看,保胎人群的年紀大致集中在30-35歲。卵巢功能、身體素質等都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減弱。
上一頁123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