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汽車空調致癌 專家稱車內苯為裝飾物所散發
近期,微博流傳一種“汽車空調致癌說”,稱車內材質會釋放毒物質“苯”,產生毒素而使人患上癌癥。這條微博一經發出引起網友熱議。網友“我心飛翔”說:“聽到這個消息,我都不敢買車了,某品牌的車還被查出含有有毒物質,看來還是步行健康。”
那么汽車空調究竟會不會致癌呢?對于有車一族來說,究竟怎么才能做到健康和方便兩不誤呢?20日,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卞亮鳳接受新華網記者的專訪,解答網友的關切。
據卞亮鳳介紹,苯是車內主要污染物,但不是從空調里吹出來的,包括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多是從車內裝飾物如皮革、沙發、膠粘劑、油漆、各種紡織材料、復合材料、填充材料散發出來的,尤其是溫度高的時候,揮發更快更多一些。
從空調吹出來的主要是灰塵,若是在洪澇過程中,空調被污染的地下水泡過后有可能粘帶一些微生物,但這些微生物在一定的特定條件下才能生存。“開車一族經常把過濾網清洗一下再放太陽下曬一曬,在干燥的環境下微生物就不一定能致病并繁殖了。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這些微生物有抵抗力,所以大家不用過分害怕和擔心。”
卞亮鳳說:“由國家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已經于2012年3月1號起正式實施,苯、甲醛等8種“毒物”的濃度值將被嚴格限定,具體見下表:單位:mg/m3
資料顯示,車內空氣質量問題很早就引起環保專業人士的關注并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例如2007和2008年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科學系研究生李爽依次對電車、小型巴士、普通公交車、有空調的公交車、出租車和私家小車進行苯濃度測試(苯是車內主要污染物,因為污染物來源基本相似,其他污染物和苯系物的含量分布應該也有著相似性),在上述流動室內的苯含量測試中,由于空間相對狹窄,通風不夠,經過連續兩年對杭城流動室內空間的苯系物含量研究發現,城市交通工具中,私家車苯系物含量最高,電車、小型巴士、普通公交車、有空調的公交車、出租車的含量分別為:9.21、11.71、13.12、13.80和20.72微克每立方米。
出租車的利用率和開窗通風都要比私家車高很多,所以私家車的苯含量不會小于出租車的苯濃度,根據我國《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規定,室內環境中苯含量不能超過90微克每立方米,按這個標準,李爽的檢測結果中,苯的含量遠遠沒有超過這個標準。
此外,卞亮鳳還建議開車一族在車內擺一些盆載小植物、多開窗通風;定期清洗空調濾過網、新買的車內裝飾物和用品先在外面放置一下或者清洗一遍再放到車內使用,盡量不要把愛車長時間的曝曬,隨時帶個車罩給車遮蓋一下,在車內可以裝一些負離子釋放器這些小裝置來維護車里的空氣流通。(陶葉 李瑩)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