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百萬人 鐘南山呼吁早防治
“中國每年因慢阻肺死亡上百萬人,民眾要轉變觀念,早發現,早治療”,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13日晚,由衛生部、中國記協等單位主辦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慢阻肺防治 2012-2013)”成都啟動。
慢阻肺是一種可導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多屬于此病范疇。
“慢阻肺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中國目前約有超過4000萬慢阻肺患者,每分鐘有2.5個人死于慢阻肺”,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辰表示。
據介紹,慢阻肺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主要是咳嗽、咳痰,患者不易察覺,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加重后,患者可能活動后呼吸困難,晚期可出現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如果人的肺部生病不超過50%,身體沒有感覺,超過50%再看醫生已經遲緩,民眾要轉變觀念,不能等病重了才去看醫生,特別是抽煙的人不能等咳嗽了才去醫院,提前做檢查,早發現,早處理。”
衛生部健康知識宣傳員、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說:“慢阻肺是一個常見而又陌生的疾病,預防要從基礎做起,不能僅依靠醫學專家宣傳治療和媒體記者的傳播,更需要全社會的配合。”白巖松呼吁,“所有人行動起來,少抽煙、保護環境,讓中國人能自由的呼吸。”
專家建議,早期發現慢阻肺,應通過堅持長期治療來預防急性加重,不能僅在發生急性加重時接受短期的相關治療。慢阻肺患者還可以通過戒煙、接種流感疫苗、接受肺康復治療等方式來降低急性加重風險。
據了解,中國城市人口死亡病因中,呼吸疾病占13.89%,其中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所有死亡病因的第4位;在農村為22.04%,居第1位。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