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人自殺率高引關注 生活孤獨成誘因
今天是第10個“世界預防自殺日”,記者從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獲悉,大眾普遍認為心理脆弱的青少年自殺率高,但其實青少年并非自殺主體,反而老年人的自殺率最高,特別是6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率急劇升高,值得人們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一百萬人死于自殺。今年預防自殺日的宣傳主題為“全球預防自殺:加強保護因素,喚醒生存希望”。
近20年來,我國自殺率呈明顯下降趨勢。設在北京回龍觀醫院的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此前做過調查研究:1995年至1999年,我國人口年均自殺率為22.23/10萬,每年約有25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而2008年衛生部報告的城市、農村樣本數據顯示,城市、農村人群自殺率已分別降低至3.59/10萬和8.25/10萬。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的事件往往會引起社會關注,大眾也普遍認為青少年心理不成熟,自殺率偏高,但其實并非如此。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李獻云介紹,青少年自殺率遠低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自殺率最高,這與全球情況一樣。李獻云分析,老年人自殺率高主要有四種原因:軀體疾病增多;退休后角色轉變,出現抑郁焦慮等精神問題;老伴或親友去世,生活孤獨以及經濟因素。
李獻云表示,伴隨著我國社會的老齡化,老年人心理問題更應該得到關注。回龍觀醫院計劃面向社區老年人開展心理問題篩查,制定一套針對老年人自殺問題的系列干預方法,并嚴謹科學地評估其效果,以便能夠在社區推廣,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預防老年人的自殺行為。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城市人群聚集、矛盾集中,自殺率會高于農村。但研究結果表明,大城市自殺率最低,中小城市居中,反而是農村的自殺率最高。
此外,被認為心理素質更好的男性,反而自殺率更高。據介紹,過去農村中,女性自殺率略高于男性,從2006年開始,農村女性自殺率開始低于男性,跟城市相似。在國外人群調查中,男性自殺死亡率為女性的3倍至5倍。
本月,“世界預防自殺日”北京地區活動將全面展開。北京回龍觀醫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將針對心理健康和預防自殺開展系列宣傳咨詢活動,包括走進三所大學,幫助大學生學習如何減壓、如何應對學習壓力及人際關系問題;走進社區,重點向老年人、青少年及其家長宣傳,教會他們如何自我調試,更好地應對、化解心理危機;走進北京的企事業單位,擴充員工的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對員工的心理疏導。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