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越早干預越好 患者改善后可像正常人一樣
《家長聯名拒絕自閉孩子上學》追蹤:
獨家專訪權威自閉癥專家鄒小兵:
家長可留意寶寶的應答、目光交流反應做初步判斷
自閉癥兒童的家長請切記要對子女理解、容忍、接納、尊重
為了進一步了解“自閉癥”的前世今生,新快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國內治療、研究自閉癥的權威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詳細解讀自閉癥究竟是什么病、家長應如何盡早察覺孩子有無患自閉癥、自閉癥兒童究竟能否上學、自閉癥如何治療等問題。
自閉癥是先天性疾病現在一歲以下已經可以確診
新快報記者:請問究竟什么是自閉癥?
鄒小兵:自閉癥是兒童廣泛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就是說它會涉及到孩子發育的很多方面,它主要的表現是三大塊: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的交流障礙、狹隘的興趣和重復刻板性的行為。一個人只要有了這三個主要表現,我們就診斷他為自閉癥,這是一般要求。
新快報記者:自閉癥是先天性還是后天性?何時能夠發現?
鄒小兵:剛才我們講了這個病它是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至少大多數病例是與生俱來的,是先天性的,并不是后天教養上面的,這個需要強調。
過去我們總說孩子是三歲內(可以)確診患病,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有能力在三歲之下、兩歲之下甚至是一歲之下就可以診斷,過去認為一歲的沒辦法診斷出來,但現在我們診斷的病例已經有一歲以下的了,但是半歲以下很難診斷出來,因為半歲的孩子我們對他的要求不高,吃得好睡得好就可以,言語交流方面的障礙暫時還看不出來。
我需要強調,自閉癥絕對不是后天家庭教育因素造成的,要堅決反對這樣說法。
新快報記者:早期如何發現自閉癥兒童?
鄒小兵:一般敏感一些的家長,在孩子一歲到兩歲間感覺到這個孩子不太同于常人,比如說眼睛不怎么看人,叫他不怎么應。正常的嬰幼兒會指東西,媽媽抱著他上街說“寶寶你看氣球”,他的眼睛會隨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拍拍手他也會跟著模仿,我們說媽媽在哪里爸爸在哪里,他會用眼睛告訴我們。這是早期的交流,正常的孩子會有,但是自閉癥的孩子通常都有所欠缺,或者是完全沒有。
一到三歲期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長會忽略,三歲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語言和社會交往的落后,但是一歲多的孩子并不是很明顯,到了兩歲或者三歲就明顯,如果不加干預,四歲或者五歲就更嚴重了。家長這時候再去找醫生,已經把最佳時間耽誤了。三歲到五歲之間,可以把三大癥狀表現得很完整。這就是自閉癥的變現。
新快報記者:自閉癥最佳的治療時間是什么時候?
鄒小兵:越小越好,如果我們能在出生第一天就能發現那就好了,但是看起來還要等待科學的進步,目前認為黃金治療時間是3歲以下干預,6歲以上再干預,就有些困難了。
上一頁123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