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筋動骨躺100天的觀念需摒棄 應及時康復訓練
前日,全國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科主任第一屆東湖論壇在漢召開,協和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剛教授在會上表示,民間常說傷筋動骨躺100天,這個觀念現在要摒棄了。不管是骨折還是其他手術病人,都應該在病情控制穩定后48小時內進行康復治療訓練。
王剛表示,一個人躺5天不動,肌肉就會松弛,關節恢復需要21天;如果躺一個半月不動,就需要300天來恢復關節和肌肉;如果躺100天,則至少需要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康復。
體操運動員桑蘭在受傷術后7天就轉入美國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訓練。正因為康復治療介入早,她現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上學、做記者,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回歸了社會。
“很多人都是出現問題后再來做康復,其實,很多病可以通過康復訓練提前介入來預防。”王剛稱,目前到康復科來就診的多是骨科和需要神經康復的患者,其實很多病癥都需要康復,如生孩子后很多媽媽因盆底肌肉損傷導致尿失禁,如果生孩子前做了盆底肌肉鍛煉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很多人因長期在電腦面前工作患頸椎病,但多數人都是在因頸椎病引起頭暈、手麻之后才到醫院就診,做牽引,花費大量時間、財力。實際上,只要他們每天在小區健身的單杠上吊半個月,不花一分錢就可以預防和治療頸椎病。
王剛教授還指出,現代醫學康復不再是過去那種做做推拿按摩、扎扎銀針、拔拔火罐等單一、簡單的治療方法,而是采用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治療措施。分為醫療康復、運動康復、社會康復、心理康復等。具體有對燒傷、癱瘓、骨創、手外傷、神經等損傷的康復,還有矯形支具等,通過運動治療、水療、神經促通技術、假肢矯形器制作等技術,來達到患者的康復。康復的目的不再是簡單的治病救人,而是幫助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