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新發癌癥者7個是胃癌 半數患者早期沒癥狀
近年來,本市胃癌的發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趨勢。市衛生局在今天發布的健康播報中介紹說,2010年本市報告胃癌新發病例占所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總數的7%,胃癌的發病率由2001年的15/10萬上升至2010年的20/10萬,胃癌的死亡率由2001年的10/10萬升至2010年的13/10萬。在全世界范圍內,胃癌發病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胃癌發病率高于女性,約是女性的兩倍。隨著年齡的增長胃癌發病率顯著升高,發病高峰一般在50歲到80歲之間。
專家表示,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家族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喜歡吃熏烤、高鹽、辛辣、腌制以及嗜好吸煙飲酒的人胃癌發病率更高。此外,不良飲食習慣也是增加患病的誘因,如:吃飯時狼吞虎咽,生活無規律,經常“饑一頓、飽一頓”,甚至經常連早餐都不吃,這些都給胃癌發病提供了土壤。另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也會明顯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患者中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在發展中國家約有63%的病例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胃癌的發病較為隱匿,近半數早期胃癌病人沒有臨床癥狀,僅部分患者有輕度消化不良等癥狀,如:上腹隱痛不適、輕微飽脹、疼痛、惡心等。因此,胃鏡檢查是人群篩查和確診胃癌的最終方法。專家提醒,預防胃癌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過快、過燙;少吃或不吃腌菜以及煙熏油煎食物,不吃霉變食物;不吸煙,少飲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倡導分餐制,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據悉,市衛生局已經于今年初發起了“陽光長城計劃2012——健康北京人腫瘤防治行動”,以“健康生活,預防癌癥”全民健康教育活動、“拒絕煙草,遠離肺癌”全民控煙行動、“癌癥遠離我的家”腫瘤防控示范社區建設行動、主要癌癥早期篩查體系建立行動、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行動和癌癥科技攻關行動6大防治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防控包括胃癌在內的惡性腫瘤,提高本市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