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男性型脫發患者達1.3億 近半數陷治療誤區
目前,我國男性型脫發患者有1.3億,并呈年輕化趨勢發展。根據近期發布的“中國男性脫發治療意識與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的患者不足三成,另有47%的患者陷入治療誤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淑霞說,這些患者不去正規醫院找醫生,而是服用補腎偏方,使用宣傳有生發功能的洗發水,去健發中心等。
男性型脫發也就是人們平常說的脂溢性脫發,男性的發病率在20%左右,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沒辦法預防。楊淑霞指出,男性型脫發主要是由于頭皮中的雙氫睪酮含量增加而導致頭發毛囊逐漸萎縮,使頭發變細、頭發數量減少。所謂“養腎補腎”并未對癥下藥,而首烏、核桃、黑芝麻對男性型脫發無效。所謂的防脫洗發水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還有人從網上獲得一些錯誤信息,如不能勤洗頭,不能戴帽子等。市面上大多數健發中心多以保健為主,不具備專業治療資質。
調查表明,除了上述誤區,還有近1/4的患者對脫發聽之任之或僅靠生活方式的干預。楊淑霞說“男性型脫發是一個進行性加重的過程,共分7各階段,如果不及早治療,會加重病情,等到毛囊已經萎縮了,治療就很困難了。如果發現發際線后移或頭頂部頭發開始稀疏,就應立即前往醫院,咨詢專業醫生。目前治療男性型脫發的藥物有口服和外用藥兩種,口服藥非那雄胺針對發病機制進行治療,18歲以上發育成熟才能用,最佳服用效果是服用1到兩年后。”
為了進一步規范男性型脫發的專業治療,目前全國已有23家三級甲等醫院設立了專門的男性型脫發門診,北京地區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協和醫院和301醫院。男性型脫發除了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壓力、生活不規律、飲食結構的改變、大量吸煙等會使發病年齡提前,楊淑霞強調,一定要均衡飲食,生活規律,有好身體才有好頭發。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