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稱《江南style》可治精神疾病 躁狂病人不宜聽
神曲《江南style》火得一塌糊涂。在剛剛結束的中網男單決賽上,小德為奪冠大跳“騎馬舞”慶祝一番;在視頻網站YOUTUBE,《江南style》在短短的86天內,點擊率就突破4億,破吉尼斯紀錄,更有韓媒稱《江南style》可治精神疾病。對此,國內心理專家表示,音樂的確可以影響人的情緒,但是,不同風格的音樂適合不同的人,躁狂病人就不宜多聽這支神曲。
近日,韓國媒體宣稱,《江南style》不僅憑借歡樂的元素風靡全球,其內在更有“科學”成分。這首歌曲通過簡單的重復節奏刺激身體反應和自律神經系統,對那些壓力大的精神科患者進行音樂治療后,他們表現得輕松自在、開心大笑并晃動身體,和平時大為不同。文章援引韓國一位教授的話說:“《江南風格》中5個音節的核心節奏重復了100次以上。這個節拍數和慢跑30分鐘以上后呼吸急促感覺興奮那一瞬間的心臟跳動數幾乎一致。聽到這個節拍后,自己會不自覺地晃動身體或跟著跳舞。”
中日友好醫院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師王彥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音樂治療自古就有,古代的巫師在病人床前敲鼓、唱歌,就是通過音樂影響人的情緒,達到治療的作用。治療的音樂包括聆聽的、演奏樂器和自己創作的音樂,《江南style》屬于聆聽的、接受式音樂治療。音樂治療是運用音樂的手段對人的中樞系統的影響,進行刺激、催眠,通過聲音激發人的身體反應,調節身體機能,使人達到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音樂是一種聲音,也是一種物理震動,作用于身體器官,產生共振,對細胞達到按摩作用,從而使人舒服、放松。
“人身體上的很多問題是情緒被壓抑而導致的,音樂會使人的情緒發泄出來,使人的內在情緒達到平衡,從而達到健康狀態。就像許多年輕人喜歡搖滾音樂,跟著音樂唱、跳、扭,把不良情緒發泄出來,達到身心和諧。”王彥玲說,“《江南style》正契合了大眾這種釋放壓力和不良情緒的心理,尤其MV的惡搞幽默的畫面,能使內心的壓力更好的釋放。幽默是使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一個幽默的人肯定是一個快樂的人。”
但是,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適宜人群,王彥玲指出,躁狂的病人就不適合聽《江南style》,躁狂病人要選擇靜的音樂,配合藍色、綠色的冷光;而對于抑郁的病人,宜選擇歡快的音樂,配合粉色、黃色暖色調的光。《江南style》這個音樂形式和節奏更適合工作壓力大、偏抑郁的人群。
據報道,10月4日晚,鳥叔為報答歌迷對自己的支持,在首爾舉行免費的演唱會,吸引了8萬人捧場。鳥叔當晚唱到《江南Style》一曲時,與臺下觀眾互飆騎馬舞,掀起高潮,有14人因興奮過度昏倒送醫、11人喘不過氣緊急送醫。王彥玲認為,在音樂會現場,人易拋棄固有的身份,隨著現場的音樂起舞,精神高度集中,情緒與音樂同步,容易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來,至于有人昏倒和喘不上氣,是因為精神高度興奮導致的。
流行的東西肯定有很多流行的元素,明天可能又有新的流行。開心的曲子聽聽無妨,但沒必要神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