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變矮駝背或因骨質疏松 戶外運動可降發病率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知曉并減少你的骨質疏松危險”。昨日,記者采訪相關骨科專家時了解到,在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松癥。諸如老年人身高變矮、駝背等問題,極有可能都是因為骨質疏松所致。
“骨本”要從年輕時攢起
骨質疏松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導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普及骨質疏松預防知識,降低骨質疏松危害,近日,衛生部發布了《防治骨質疏松知識要點》。“50歲以上人群中,1/3婦女和1/5男性將會在余生中遭受一次骨折。”
昨日,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骨科專家遲曉飛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人們通常都認為,人如果老了,身高自然會比年輕時要矮,駝背或時不時地腰酸背痛也是很正常的老齡現象,而這有可能是骨質疏松帶來的后果。
我們身體的骨骼也像其他身體器官一樣是有生命的癲癇病,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地重復著破壞與重建的過程,只是隨著年齡段的不同,其速度和變化程度也有所不同。要想年老時骨骼不那么脆弱,就要從年輕時開始攢夠“骨本”。
遲曉飛說,骨質疏松癥已是第四位常見的慢性疾病。目前,在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6944萬人患有骨質疏松癥,其中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占半數以上。有研究顯示,女性一生中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危險(40%)高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男性一生中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危險(13%)高于前列腺癌。
骨質疏松癥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響。先天因素指種族、性別、年齡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藥物、疾病、營養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絕經、男性性功能減退都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原因。
而有以下因素者屬于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尤其髖部骨折家族史);低體重;性激素低下;吸煙;過度飲酒或咖啡;體力活動少;飲食中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堅持戶外運動降低發病率
都市人群戶外活動少,導致日曬不充足,以及忙碌的腦力勞動,讓人少動多靜,加上飲食太過精細,維生素D攝入量過少等,成為如今“骨松”低齡化的罪魁禍首。因此,遲曉飛建議廣大市民,親近陽光,堅持戶外運動,能夠有效降低骨質疏松發病率。另外,防曬霜、遮陽傘會使女性骨質疏松概率加大。(侯鐵趙靜)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