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世界糧食日 國家糧食局倡議大家體驗饑餓
10·16世界糧食日
聯合國糧農組織1979年在第20屆大會上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創建紀念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旨在提醒人們關注第三世界國家長期存在的糧食短缺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饑餓和營養不良作斗爭。
體驗饑餓
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
帶頭參與
成都糧食局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局號召,局長將親自體驗24小時饑餓。
全民共識
只有強化全民糧食危機意識,形成共識,中國的糧食問題才有基本保障
明天是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局將在當天首次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昨日,成都市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舒剛表示,他將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以此呼吁市民關注糧食安全。同時,省糧食局也已向全省糧食系統的干部職工發出相關倡議。
一次體驗
多個糧食局長將參加
“雖然發生大饑荒的概率已經微乎其微,但中國的糧食問題還遠沒有達到可以高枕無憂的程度。”舒剛說,“由于中國人口眾多,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實際上對糧食的需求正呈剛性增長,每年還需要一定的對外進口量。”舒剛表示,糧食安全問題涉及最基本的民生問題,此次活動能夠強化全民的糧食危機意識,而只有形成全民共識,中國的糧食問題才有基本保障。
舒剛認為,中國要滿足自身的糧食需要,有賴于穩定的糧食政策和科技進步。“我們不僅要在生產環節生產更多更優的產品,同時也要在消費環節注重節約。”舒剛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饑餓的概念,對糧食的愛惜程度不盡如人意,而24小時饑餓體驗,正好可以通過喚醒饑餓記憶,讓我們對糧食危機有更直接深刻的認識。
昨日,市糧食局錦江分局局長李仕春、金牛分局局長王海濤、武侯分局局長李媛等也紛紛表示,將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
上一頁12下一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