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非廢物還有神奇療效 糞菌移植可治腸道疾病
31日,記者從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獲悉,該院消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張發明開展糞菌移植的技術,讓曾經患克羅恩病,解粘液膿血樣大便并伴有腹痛8年的患者擺脫病痛。
35歲的閔先生,解粘液膿血樣大便并伴有腹痛8年,曾在多家醫院診斷為克羅恩病,伴有肛瘺、肛門狹窄形成。之后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張發明處就診。
張發明介紹,當時用直徑只有8毫米的小直徑胃鏡代替腸鏡,進入其大腸見到大量假息肉、潰爛,這是一種終生可控但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雖說采用了國際上公認的標準方案,但患者仍然反復發生腹痛,有時甚至因為疼痛無法入睡。
病人出院后不久,張發明赴美學習時開展糞菌移植的技術用于常規治療無效的疑難性腸道疾病。張發明聯系閔某告知其這種方案,閔某很快就同意了。10月中旬,張發明先向醫院倫理委員會遞交了一套自己寫好的糞菌移植倫理學文案,嚴格為糞菌移植做準備。
10月25日他將制備好的菌液,通過管道沿胃鏡鉗道注入到病人中消化道時,順利完成了糞菌移植,糞菌則來源于病人10歲的兒子。奇跡在術后3小時便開始出現了:腹痛明顯消失了,術后12小時,病人幾乎沒有任何癥狀了。據了解,移植后2天,患者的精神良好,無任何腹痛、腹部不適,原來的膿血樣并伴有“鼻涕”樣的大便也沒有了。
“事實上,記載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例糞菌移植的不是我和我的同事們,因為至少1700年,我們偉大的祖先早就做了,東晉時期葛洪所編著的《肘后方》已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文獻記錄”,張發明說,在現代醫學中,從1958年以來,在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西方國家和地區,已經有數千例糞菌移植病例。
對于糞菌移植,張發明強調,移植的是糞便中的細菌,而非糞便,使用最多、最受公認的名詞是“糞菌移植”。
張發明也說出了面臨的困難:“在美國,一次糞菌移植的費用大約7000美元,但在國內醫療收費系統里沒有相應的收費項目,這也限制糞菌移植在國內的發展。并且現在找到合格的捐糞者并非易事,要找到優質的糞便更難。比如野游史、肛交、同性戀的人不合格,盡管抽血化驗正常,處于檢查不出的‘窗口期’的風險高。”
飛華小百科:
什么是糞菌移植?
糞菌移植是指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診療。
相關閱讀:
“神醫”張悟本病了綠豆治不了 偽健康學還健在
夸大宣傳假借治病斂財 盤點“神醫”蒙人五大招數
照射“神燈”能治幾十種病?當心烤熟命根子
吃“二米飯”真能減肥?減肥神器之說有點牽強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