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刺激胰島分泌紊亂 吃飯太快易患糖尿病
白領吃飯吃得太快,急于匆忙把飯吃完,是比一般人更易得糖尿病的不當生活方式。今天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內分泌專家提醒市民,吃飯吃得太快,愛吃油炸食物,應酬過多被迫吃喝等,都是更易患上糖尿病的潛在危險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常委、長征醫院內分泌科專家劉志民教授分析說,一些人午餐時間短暫,結果吃飯吃得太快,更是急于把食物吃完。其實,吃東西的時間短,期間血糖上升快,容易刺激胰島,可能導致胰島分泌紊亂,比一般人進食速度快的人更易得糖尿病!
現在還有不少人偏愛吃油炸食物,白領往往“以車代步”,開車多、運動少。特別是臨近年底應酬開始增多,結果頻頻被迫吃喝,這些都是更易患上糖尿病的潛在危險因素。
“不少30多歲的年輕白領,不僅肥胖超重的多,而且患糖尿病的也不少。 ”上海市糖尿病康復協會副主任委員、華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分析說,這一年輕群體,飲食控制反而還不如中老年人。
李益明主任提醒,年齡在40歲以上、體重超重、有8斤以上巨大兒史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劉志民教授建議,在進食時,需注意改掉狼吞虎咽的不良飲食習慣,平時應盡量細嚼慢咽。少開車、多走路、多運動,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還發現,代謝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可達到完全 “緩解”的效果。對于手術治療糖尿病,不少病人急于根治,極其希望通過開刀,就能完全治好糖尿病。
對此,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委員、長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石勇銓教授表示,代謝手術是治療的方式之一,但必須要先對病人進行評估,并非人人都適合。一般來說,對于病程在10年以上、藥物可以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并不建議手術治療,因為手術的風險是不可預期的。
據悉,美國目前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適應癥為,通過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很難控制血糖或相關合并癥的患者。美國衛生研究院指出,不推薦18歲以下肥胖兒童或青少年進行減重手術,年齡>65歲的老年人接受減重手術存在著較大風險。
相關閱讀:
>>中國糖尿病患者超過9200萬 高危人群達1.5億
>>我國糖尿病患者日趨年輕化 兒童患病人數增多
>>糖尿病患者僅三成知道自己得病 血糖達標率偏低
>>我國僅37%糖尿病者血糖達標 胰島素注射需規范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