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不會致舊病復發 痛風、高血脂、過敏者除外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 卞華偉
廣東人愛吃海鮮,可民間認為“海鮮是發物”,吃海鮮容易讓舊病復發。營養專家稱,如果原來沒有高血脂、痛風,不是過敏體質,那么就不會因為吃海鮮而出現不適,海鮮也就不是發物了。
為什么海鮮常被認為是許多舊病的“發物”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卞華偉稱,可能與以下三點有關:
一、海鮮含有高蛋白,也含有高膽固醇,尤其是蝦膏、蟹黃、貝類等。如100克基圍蝦含有180毫克膽固醇,100克墨魚含226毫克,100克魷魚干含871毫克,100克扇貝含140毫克,而通常的營養建議是每天的膽固醇攝入量不應超過300毫克,所以大量吃海鮮,膽固醇是很容易超標的,長期如此,極易引起高膽固醇血癥。
二、海鮮通常是高嘌呤食物,嘌呤在體內分解代謝后會產生較多的尿酸。因此大量吃海鮮可引起痛風癥的急性發作,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和全身不適。如果本身已有痛風、腎結石等疾病,吃海鮮可引起舊病的發作或加重。
三、海鮮含有一定量的異性蛋白和組胺,易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尤其是對于過敏性體質者。卞華偉稱,其實這一點才是人們認為海鮮是發物的主要原因。把海鮮當作發物來看,一定要同身體本身的狀況聯系起來考慮,如果原來沒有高血脂、痛風,不是過敏體質,那么就不會因為吃海鮮而出現不適。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