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軍訓期跳樓自殺 青少年心理為何如此脆弱
軍訓,本是是為了讓學生增強體質的同時更鍛煉精神品格的形成與發展。近日,遼寧阜新市育才中學高中部女生王靜薇,在軍訓期間因沒站好軍姿被老師訓斥,揚言開除,回家后竟跳樓自殺。一次正常批評卻導致學生自殺,青少年心理為何如此脆弱?
從學校走廊監控視頻上能看到,8月19日10時上午10時許軍訓結束后,王靜薇被班主任何老師帶到教導主任辦公室,過了一會兒,學生是捂著臉哭著出來的。何老師又把學生帶到自己辦公室門口,將近40分鐘時間里,學生一直站在辦公室門口,有時站累了就蹲一下,有時下課了人多,學生又站起來。
據回家后王靜薇向其姥姥描述的情況,何老師用手指戳她胸前,并進行語言侮辱,說孩子自私、悶、沒有感恩的心,還揚言要開除孩子,孩子回家后一直在哭。據家長后來向軍訓教官了解的情況,當天軍訓結束后,教官共留下10名軍姿不好的學生進行強化練習,之后就解散了,教官對王靜薇沒有特別印象?赡苁侵笸蹯o薇坐在教官席上休息,成為老師訓誡她的原因。阜新市教育局調查后認為,班主任老師及軍訓教官不存在侮辱、體罰學生的現象。
站不好軍姿的學生不止王靜薇一個,為何其他學生沒有逆反心理與不理智行為,或許不是軍訓太嚴格,只是學生心理太脆弱,如花年齡為何心理卻如此不堪一擊,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青春期以自我為中心
心理專家稱,青少年處于自我為中心的階段,經常認為他們的行為在他人的眼中是非常重要的,常常對自己存在全能與不朽的幻想。然而,此階段生理性的自卑和害羞,好吃、好睡等身體發育的困擾,性沖動的壓力,精力旺盛無處發泄以及認知水平上過分的理想主義,過分強調社會體制存在的問題,價值觀單一等,又使他們常常陷入痛苦之中。
用極端方式發泄壓力
誘發青少年自殺的因素主要有各種壓力事件:學校事件如老師的批評(服裝、頭發、成績);身心發育(身高、體重、性征等);家庭事件(家庭氛圍、單親、重組家庭、經濟、家庭暴力、忽視、家長過分期待等);同伴壓力(同性、異性競爭、被拒絕等);自我壓力(對自己期望過高)等。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自閉,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很好泄壓,甚至選擇服毒、跳樓、自虐等極端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矛盾,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培養青少年心理適應能力
青春期轉型階段,是人格被認同的一個過程,是對過去角色的置換,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社會、家長和老師的認同。當青少年發生心理疾病時,家長和老師一不留意,就很可能會忽視,F在部分孩子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生活自制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問題,遇到困惑的時候,會用極端的方式來解決。所以,培養孩子的心理適應能力很重要,這需要家長特別留心,也需要學校做好充分的心理輔導。
軍訓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一環,但是學校更應注意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加強家庭和學校教育,幫孩子樹立起一個正確而積極的人目標,培養他們形成頑強而堅韌的毅力外,要采取新的措施,變被動應對問題為積極主動的加大心理教育宣傳、設置心理教育課程和更多的心理專業咨詢機構,以心理救助的方式來及時緩解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壓力,以期達到及時消除青少年心理障礙,避免發生更多悲劇的目的。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