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千元至少賣4000元 地溝油各環節利益秘密
利益鏈
為了爭奪“地溝油”的收購以及處理權,東莞的諸多企業不惜拳腳相向,上演“全武行”,更有甚者私刻假公章,觸犯法律。在這背后是巨額利益的驅使。“地溝油”通過簡單的加工處理成脂肪酸油品,一噸就可以賣到將近4000元。這還僅僅是處理成生物柴油的價格,若是非法流入了食用油市場,一噸的價格可以賣到7000多元。而成本也僅僅是體現在人工、運輸以及燒制“地溝油”的燃料上,核算下來,一噸“地溝油”的收集與處理成本也就千元左右。
利益鏈底層 一道販子
他曾是養豬人,副業是收集處理地溝油
每月可以收集15噸地溝油潲水油
徐小剛在道滘養了將近十年的豬,去年隨著東莞市整治水鄉片非法養殖的力度加大,他不得不關停了養豬場,改行承包了一個幾畝大的魚塘,養起了魚。雖然都是在搞養殖業,但徐小剛終究是忘不了養豬的日子。“其實養豬,賺得不僅僅是豬肉,還有其他。”
每晚跑近10家餐廳收集地溝油
徐小剛口中的“還有其他”,指的就是燒制處理地溝油以及潲水油。他是這個鏈條當中的處在最底層的人。每天開著小四輪來往于各大餐館,蹲下水道撈地溝油。他說,幾乎所有養豬的人都跟他一樣,有收集和處理地溝油的副業。“漂浮在上面的油可以賣,廢渣可以喂豬。”
對餐廳而言,若沒有人及時來撈地溝油和收集潲水油,也是一大困擾,勢必堵塞住餐廳的下水道,回流至餐廳的廚房。正是這種供求同需,兩者一拍即合。“所以我們去撈地溝油和收集潲水油,起初幾乎不怎么需要花錢,餐廳都是求著我們去幫忙處理。”
到后來,養豬的人多了,大家為了在這副業當中爭得一席之地,也有了激烈的競爭,有的攀老鄉關系,有的甚至開始出錢給餐廳承包地溝油與潲水油。“價格也就是每個月兩三百元。”徐小剛說,這些錢通常是給到餐廳分管廚房的主管手中,餐廳老板并不愛管這事。
白天,徐小剛都是呆在養豬場。每天晚上9點,他準時啟動小四輪,到餐廳“開工”。徐小剛每天要跑將近十家餐廳,直到晚上11點,他才能回到養豬場。“大的餐廳,每天都兩百多斤的潲水油和地溝油,小的餐廳每天也就不到百斤。”徐小剛說,平均算下來,每一天他收集到的地溝油和潲水油,會有個0 .5噸,一個月就有15噸的量。
一個月可得6500元的純利潤
收集完地溝油和潲水油之后,徐小剛與伙計就會在養豬場旁邊支起幾口大鐵鍋,將地溝油和潲水油分別倒入大鐵鍋里,開始用柴火燒。“燒煤和燒電太貴,而且也沒這個設備,只能是燒柴。”徐小剛說,這些柴絕大多數是買來的廢木料,五六百元就可以燒一個月。
通常燒制地溝油和潲水油的時間,徐小剛都會選擇在晚上至凌晨。“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廢氣,比較臭,而且還會冒很大的煙,白天怕被投訴。”一鍋地溝油和潲水油,通常要燒三四個小時。
往往燒到一半時,徐小剛與伙計就會回去睡覺。等第二天上午10點多,他們醒來時,鍋里的地溝油和潲水油早已冷卻完畢,鍋的表面漂浮著一層黑乎乎的油脂。徐小剛與伙計就開始用大鐵勺撈出漂浮在鍋表面的油脂。
撈上來的油脂被倒進了早已清洗干凈的小鐵桶里。按照多年的燒制經驗,徐小剛說,一噸地溝油和潲水油可以燒出0 .2噸左右的油脂。“我們養豬的都是簡單的燒制,若是工廠燒的話,產量會高些。”以徐小剛一個月15噸的收集量,他一個月可以燒出3噸左右的油脂。
每隔一個星期,徐小剛的老鄉范先生就會來收走油脂。徐小剛說,或是因為老鄉的關系,范先生給他的價格還比較高。“一噸油脂可以賣到3500元。”以此估算,每個月徐小剛可以燒制3噸的油脂,僅此一項就可以獲得1.05萬元。“扣除每個月的車輛燃油費1000元,伙計工資2000元,木材費500元,偶爾還要給餐廳的主管買煙買水給回扣之類的500元左右的花銷,剩下基本上可得6500元。”
如今,徐小剛已改行,但他依舊懷念那段養豬的日子,除了能夠給豬燒制喂料外,還能賺得一筆可觀的收入,而且這比養豬的收益來得更快。
利益鏈中間人 二道販子
“在東莞做我們這一行,大概有五六十號人”
油脂收集佬通常都有固定的回收對象,這全憑老鄉這層情感紐帶維系
老范做了好幾年的收購地溝油和潲水油的油脂行當。用老范自己的話說,他也算是在東莞做這一行的老資格了。據老范說,他所知的在東莞做他們這一行的,大概有五六十號人,多以廣西、湖南、廣東人為主。“我們主要是專門到東莞各個養豬場去收集油脂。”
在20多個老鄉的養豬場之間奔波
為了躲避檢查,養豬場燒制地溝油和潲水油的窩點都藏在相對隱蔽的地方,要么在水塘邊上,要么在密集的樹林里,要么在鮮有人經過的山里。
五六十名油脂收集佬通常都有固定的回收對象。老范說,東莞的養豬場多是廣西、湖南以及廣東等三省區的人在弄,所以這三個省區收集油脂的人最多。“通常是廣西人收廣西人的,湖南人收湖南人的,廣東人收廣東人的。老鄉之間好溝通,而且也會把生意固定下來。”
他們有固定的地盤,爭奪回收油脂而引發的打架斗毆事件,甚少。這全憑老鄉這層情感紐帶維系著。來自湖南的老范每個月都來往于20多個老鄉的養豬場。“大的養豬場,一個月可以回收到3噸左右的油脂,就比如徐小剛的豬場,而小的豬場,一個月一噸的油脂都回收不到。”老范說估算下來,他平均一個月可以回收到30來噸的油脂。
“但這已是過去式了。”老范說,這些年東莞開展了一系列的打擊非法養殖場的活動。“從前些年的 四清理 ,到去年的水鄉環境整治工作,東莞的許多養豬場都已經被清除了,給我帶來的直接變化就是,沒地可以去收油脂了。”如今一個月,最好時,老范能收到20噸的油脂。為了保本,他不得不辭退了一個工人,他既當老板,又當伙計。
從月賺6000元到4000元
二道販子老范從20多家老鄉的養豬場收集經過初步加工的油脂。此時,裝油脂的工具,已經從養豬場的小鐵桶,換成了大鐵桶。一個大鐵桶能裝400斤油脂,5個大鐵桶就能裝上一噸了。從養豬場收集到的散裝油脂,經過一番灌裝之后,成了一大桶的油脂。
老范的貨車很小,裝不下幾個桶,所以只要收集到了1噸的油脂,他就會用小貨車將5個鐵桶運到專門的回收企業里。據老范介紹,他向豬場回收油脂的價格通常是一噸3500元,而回收企業給他的價格是3800元左右一噸,兩者相差300元一噸。“我的成本主要是運輸和人工成本,這兩者一個月要3000元左右,算下來一個月我就賺了6000元左右。”
而今,隨著養豬場的陸續關閉,收油變得難上加難。這讓老范變得異常的焦慮。“之前6000元一個月,生活還算是過得有滋有味,比在工廠里打工要強許多。但現在一個月去收油賺到的錢只有4000來塊錢,生活難以維系。”不得已,老范只得辭去手下的伙計。
利益鏈頂層 回收企業
坐等油脂送上門,每噸賺200元差價
回收企業稱,沒有處理地溝油,只是回收,我們是合法的
經過了徐小剛和老范的一道和二道販子之后,油脂被送到了專門回收的企業里。這些企業多半以某某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名義向工商部門申請了營業執照。記者日前走訪了其中位于虎門以及大朗的兩家企業。他們均向記者提供了營業執照。“工商都給我們發牌了,肯定就是認證我們可以從事回收地溝油和潲水油這塊的業務了。”
最多時一個月可回收300噸油脂
東莞中油造脂科技有限公司是東莞市唯一經政府部門認證合法的有資質處理“地溝油”的公司。據該公司的負責人說,其實除了大量存在像徐小剛以及老范這樣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油脂販子外,東莞還存在一些企業在非法經營收集和處理地溝油。
中油造脂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地溝油和潲水油屬嚴控廢物,處理地溝油和潲水油必須獲得環保部門頒發的廣東省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目前在東莞僅有他們公司獲得了這個許可證。“從這個角度上看,無論是養豬場的簡單燒制,還是其他企業的處理,都是非法的。”
大朗的這家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鐘女士說,地溝油和潲水油的確是被納入到嚴控廢物的目錄當中,處理地溝油和潲水油也確實需要環保部門頒發的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但他們公司并沒有處理,只是回收,故沒有違反這個規定,是合法經營。
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鐘女士還帶著記者在她的工廠里轉了一下。“我只請了兩個工人,一個是看門的保安,一個是過磅的。如果是有加工處理的,兩個人肯定不夠。”記者在鐘女士的公司里看到,偌大的廠房里除了擺放一桶又一桶的加工好的油脂外,并無其他。
據來自茂名的鐘女士說,她從事回收地溝油和潲水油這個行當已經8年了。在東莞算是最早的一批了,也曾經是做得最大一個企業。“最大時,我們公司一個月可以回收到300噸的油脂,但現在平均一天只能收到6噸左右的油脂,核算下來少了100多噸一個月。”
二道販子通常是上門送油到企業,運輸費也該由二道販子承擔。盡管以商業機密為由,大朗的這家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鐘女士并未向記者透露他們回收油脂的價格,但據二道販子老范說,回收企業通常給二道販子的價格是一噸油脂3800元。
很多回收企業都已經轉行
回收企業無須四處收購,只需等著別人送油脂上門,甚至連搬運都不用操心。過完磅后,裝滿油脂的鐵桶被二道販子以及伙計搬進了企業的車間里。幾天之后,待車間里堆滿了鐵桶,一輛大貨車駛來,又直接將鐵桶送上了大貨車。負責搬運和運輸的也是別人。
鐘女士說,賣給生產生物柴油的一家名為卓越能源的上市公司,卓越公司給她開出的回收價格是每噸油脂4000元左右。“好的油脂可以達到4100元一噸。”以此估算,僅僅是一轉手,負責回收油脂的東莞企業,每噸就可以獲得200元左右的差價。
“我的企業房租每個月就要6000元,每個月交稅1000多,兩個工人的工資也要五六千。這樣核算下來,工廠每個月的純利潤也就沒多少了。”記者以每個月回收200噸油脂來算,鐘女士這家僅有3個人的企業經轉手一趟,每個月就可以獲得兩萬元的純利潤。
鐘女士還在向記者感嘆,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一方面是收油的企業多了,另外一方面養豬場少了,供油的也少了。“我原來有個朋友也跟我一樣在回收油脂,現在都已經改行開餐館了。”鐘女士說,最近她也在考慮轉行的事情,丈夫已經先行去試水了。
經過企業回收后,地溝油去哪兒
A做生物柴油 賣到4100元/噸
B流向餐桌 可達7000多元/噸
徐小剛和老范等一道和二道販子并不知他們處理和回收的油脂會被送到哪。“到底有沒有流向餐桌,說實在的,我還真不知道。”徐小剛說。但據大朗一家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鐘女士說,像他們這樣的正規企業,都必須建立臺賬,以備工商以及環保部門來檢查。“平時也有很多家科技企業到我們這里來洽談業務,我們通常都會要求對方出示工商營業執照以及特許經營許可證,以保證我們送出的油脂不會流入餐桌。”
鐘女士還特別提到了他們的客戶———福建一家名為卓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這是家上市公司,主要做的是生物柴油,我們把回收來的油脂送到這家企業去,比較放心。”鐘女士說,卓越公司給她開出的回收價格是每噸油脂4000元左右。“好的油脂可以達到4100元一噸。”
有業內人士透露,若是非法流入了食用油,一噸的價格可以賣到7000多元。
鏈接
中油造脂:
虎門、長安、大嶺山等地
至少有10家非法處理地溝油企業
據中油造脂單方面調查,他們就發現在東莞的虎門、長安、大嶺山、塘廈以及東城等地至少存在了十家企業在非法處理地溝油。“他們繞過一道和二道販子,直接派員工,到工廠食堂以及餐廳撈地溝油和潲水油。省去了中間環節,最后帶來的利潤會更大,每噸油脂可獲得的差價可以達到六七百元,而每噸的成本不足百元,利潤非常的可觀。”
最頂層:
回收企業
(多半以某某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名義向工商部門申請了營業執照)
舉例:位于虎門以及大朗的兩家企業
收入:
以3800元/噸的價格回收二道販子收集到的油脂,以4000元/噸的價格賣給處理成生物柴油的企業。賺取差價200元/噸,每天收到6噸左右的油脂,一個月200噸左右。
利潤:
2萬元
左右
成本:
企業房租6000元
交稅1000多元
工資 兩個工人共五六千
利潤更可觀
繞過一道和二道販子的回收企業
直接派員工,到工廠食堂以及餐廳撈地溝油和潲水油。省去了中間環節,最后帶來的利潤會更大,每噸油脂可獲得的差價可以達到六七百元一噸,而每噸的成本不足百元,利潤更可觀。
中間人:
二道販子
舉例:來自湖南的老范,徐小剛老鄉
工作:從20多個老鄉的養豬場中收集燒制好的油脂,一個月能收到30噸油脂
收入:
向豬場回收油脂的價格:3500元/噸
回收企業收油脂價格:3800元/噸
每噸賺取差價300元
成本:
運輸+人工成本 一個月3000元
利潤:
6000元左右
最底層:一道販子
舉例:曾在道滘開養豬場的徐小剛
工作:從近十家餐廳中收集地溝油潲水油,每月可收集15噸,燒出3噸左右的油脂
收入:
一噸油脂可以3500元賣給二道販子,共收入1.05萬元
成本:
車輛燃油費1000元
伙計工資費2000元
木材費500元
給餐廳主管回扣500元左右
利潤:
約6500元
地溝油蛋糕有多大?
東莞數萬家工廠和餐廳酒店,一個月地溝油出產量大約有
4000噸
按照1:0.3的比例,經過初加工,能出產油脂約為
1200噸
每噸油脂的價格為4000元的話,一個月就可以達到
480萬元
(據中油造脂估算)
08-09版 統籌:南都記者 何永華 采寫:南都記者 何永華 劉輝龍 唐建豐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