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兩性保健知識

易性癥患者三四歲萌發變性想法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易性癖的名字是以前的叫法,把這些患者理解為行為墮落顯然是不公平的。”北京大學整形外科醫學博士潘柏林稱。潘柏林常年來關注、研究并治療易性癥患者人群。他認為,變性人以及有變性欲望的這部分人群患有易性癥,這部分人群占有的數量不在少數,“保守估計國內大約有將近10萬人”,社會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善待。

  患者

  易性癥通常自幼萌發

  潘柏林稱,在2007年第20屆世界易性癥研究協會學術會議中,提出了易性癥幾率的最新數據在1/4500~1/8000左右,并非少數。近年來,隨著社會以及醫學界對此類人群認識的增多,發現的人數逐年上升,保守估計國內約有近10萬人。

  他告訴記者,最新國際疾病命名中的“易性癥”(Transsexualism),是一種性別身份嚴重顛倒性疾病。通常自幼萌發,到青春期逐漸強烈,持續地感受到自身生物學性別與心理性別之間的矛盾或不協調,深信自己是另一性別的人,并始終不渝地要求通過醫學手段改變性別特征以達到信念。在變性的愿望遇到阻力、得不到滿足時,常因內心的劇烈沖突而處于痛苦狀態,甚至采取自殘的手段。“易性癖”的名字還是以前的叫法,皆因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墮落的惡習,視為不可理解的怪癖,把這些患者理解為“行為墮落”,顯然是不公平的。

  典型的易性癥患者,3-4歲萌發想法,4-5歲對性別產生朦朧意識,青春期劇變,認定自己是異性,并且病情逐漸加重,確認自己生錯性別;衣著、舉止、愛好、志向都出現了異性化,回避人群,且不進浴場、公廁,持續而強烈地要求變性。但由于其心理和行為能受自己所控制,故不易被他人察覺,也沒有危害社會的行為。

  治療

  變性手術后未必壽命縮短

  潘柏林介紹稱,對于易性癥的治療,分為心理疏導、激素替代、手術療法等三種遞進的辦法解決,當經過了心理疏導、衣裝與化妝、甚至激素替代療法仍沒有緩解內心矛盾,仍然難以接納自己時,最終很可能走向手術。

  我國規定,施行變性手術必須具備四項文件材料:精神科醫師出示的“易性癥診斷證明”、公安部門出示的“無犯罪證明”、直系親屬出示的“知情同意書”,以及本人要求手術的書面報告。除此以外,還建議患者在術前已經以異性角色生活1年以上且適應良好,接受異性激素替代1年以上且適應良好,18歲以上,沒有手術禁忌癥。

  潘柏林說,經常會有人問,變性手術之后是否會減短壽命?實際上,這個問題并不一概而論。經歷了一系列性別改換手術,加上有些人同時也長期服用外源性性激素,對于身體影響肯定是存在的。去除了內生殖器官,必然帶來的是生殖功能以及性腺內分泌功能的永久性喪失;長期服用外源性激素,也必然會引起一些副作用,但是這些又不像肝炎、糖尿病、高血壓那樣最終致命。如果術后能夠長期隨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嚴密監測身體情況,有需要時及時做出調整處理,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很大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具體數據表明性別改換手術后的患者平均壽命低于正常人群。

  壓力

  “社會認識該病過于淺薄”

  雖然大多數患者經過手術以后精神面貌都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要在社會生活中維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用一顆真誠坦然的心去融入周圍的人群,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潘柏林稱,“如果用水深火熱來形容易性癥人群,我認為一點都不過分”。由于目前社會上對于該疾病的認識還過于淺薄,給該人群的治療和生活造成困難重重。首當其沖一點,父母的不理解往往是最終造成悲劇的根源。

  潘柏林稱,患者通常自幼發病,跟其他疾病相比,父母采取的態度通常是斥責、阻撓,而不是給予更多關懷、主動帶他們就診;純簝刃耐纯,得不到理解,同時又沒有經濟來源,無條件治療,悲劇不少發生。而當他們步入社會,在工作、戀愛、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會遭遇各種因為不理解而帶來的困境。

  潘柏林稱,在國外,相關的一些民間組織已比較完善,他們出版了自己的書籍、冊子,主動與家人進行溝通,為他們在社會上爭取應有的權益,給易性癥人群提供了一個很溫暖的家庭。“近年,國內也逐漸出現了類似的民間團體,然而力量依然單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社會層面的關注與善待”。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