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10種有效治療方法仍在試驗中
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于當天在日內瓦召開會議,號召制藥公司及監管機構通力合作,以加快研發對抗埃博拉病毒安全有效的藥物及疫苗。
會議為期兩天,世衛組織在會議召開伊始發放的資料中表示,十種處于試驗階段的治療方法,包括八種藥物及兩種有望取得進展的疫苗,對埃博拉病毒已經表現出 潛在的抵抗力,但目前仍處于試驗中。其中包括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研制的抗體藥物ZMapp,該藥物曾被用于幾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但臨床療效仍有不確定性。
另外,會議重點討論了當前疫情干預手段的研發情況,如何短期、長期獲得試驗性藥物及藥物分發監管的問題。世衛組織表示,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在于獲得當前 試驗性藥物研發的準確信息,以便于向受疫情影響國家介紹潛在的治療方法,并幫助相關國家與試驗性藥物研發機構間加強聯系。
目前,血液制品、免疫療法、藥物與疫苗等多種手段均處于不同研發階段,但均未獲批準用于臨床治療。據悉,在上月11日世衛組織召開的醫學倫理會議上,世衛組織已認可使用試驗性藥物治療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 研發進展
中國:首個抗埃博拉藥物獲批,限緊急情況使用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歷時5年研制的藥物“jk-05”近日通過總后衛生部專家評審,獲得軍隊特需藥品批件。該藥連同此前獲批生產的埃博拉 病毒檢測試劑等科研成果一起,為我國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了關鍵技術手段。據悉,“jk-05”是一種小分子化學藥物,該藥能夠選擇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 RNA聚合酶,從而達到抑制病毒復制的目的。
研究表明,該藥在細胞和動物水平感染試驗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專家特別強調,該藥物雖已完成臨床前研究,并在適用于廣譜抗流感時完成了臨床安全性評價,但對于埃博拉出血熱治療,目前仍僅限于緊急情況下使用。
試驗性藥物“ZMapp”改善患者癥狀
根據CNN消息,兩名美國醫務人員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接受了試驗性藥物ZMapp治療,后呼吸困難及皮疹癥狀好轉。根據新華社消息,英國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曾服用試驗性藥物ZMapp,后康復出院,但院方目前表示并不能確定是不是這種藥物產生了效果。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