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拉升順產率 破腹產后遺重癥漸多
五年來的首次“逆襲”
“這是5年來,我們的順產率首次超過剖腹產。”昨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產科,科室主任賀漪公布了一組數據,并用網絡熱詞總結為“成功逆襲”。
多年來,武漢乃至全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一度接近80%。但市一醫院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分娩總數153人,順產人數70人,順產率達45.7%,比去年同期增加11.7%。
更可喜的是,在8月最后10天,順產率成功逆襲,達到57%,而剖宮產率僅43%。在最后一周里,該科醫生接連勸退了6名打算提前剖腹產的孕婦。
賀漪說,由于學齡門檻,8月底是一年中剖宮產率最高的時段,其中最后10天更是孕婦扎堆的高峰,在高峰值反超,更能證明選擇順產的孕婦越來越多。
實際上,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武漢各大醫院的順產率在悄然增加。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今年上半年有超半數產婦順產。
而據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的統計,今年以來,順產率以月均5%的速度增長。
政策紅利與重癥威脅壓制剖宮產
盡快平安地生二胎,是順產產婦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多年來剖宮產一直居高不下,開放單獨二胎后,剖宮產率幾乎應聲而降,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醫生涂紅勤認為,這是一個政策紅利。
上個月28日,一名孕37周的孕婦想趕在9月前剖宮產,賀漪一句話就打動了她:“你今年都32歲了,想要二胎就得快,選擇順產,身體恢復后一年內就能生第二個。”身旁的丈夫、媽媽也都動了心,決定選擇自然分娩。
另一方面,剖宮產泛濫的后遺癥正逐漸顯露,例如疤痕子宮導致異位妊娠,兇險性前置胎盤等,這類以往罕見的婦產科高危重癥,正越來越多見。
中南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家福說,這類高危孕婦現在平均每月接診兩例,而4年之前,一年都難碰到一例。有統計顯示,我國兇險性胎盤前置的發生率從過去的1/500增至1/200,與剖宮產以及多次人流有關。
賀漪說,孕產婦一旦發生這些高危重癥,重則母子難保,輕則痛失子宮。嚴峻的現狀下,武漢市婦產科專家已達成共識,控制剖宮產率。
38周之前剖宮產
依然有礙孩子健康
根據婦產科教科書,36周之后自然發作,就不算早產。臨床上,很多孕婦懷到三十七八周,認為胎兒已經足月,可以剖腹產。
“這是一個誤區。”賀漪說,孕37周—42周算足月,那是在自然發作的前提下。另據國外研究數據,孕37至38周前,剖宮產生下的孩子,患支氣管和哮喘等肺部疾病的比例,要比順產孩子高出11%。
賀漪解釋,在自然生產前的半個月,是胎兒肺部發育成熟的關鍵期。專家們再次提醒,剖宮產是一種病理生產過程,只是順產的補充,孕媽媽們最好順應孩子天然的生長發育過程,自然分娩,減少人為干預。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