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水遭質疑 堿性水保健功能系營銷謊言
功能水其實都很“水”
水能載舟,亦可煮粥。水對生活的重要性盡人皆知,但再怎么重要,也不過就是水。現在市面上所見各種自稱具有治病、保健、美容等功效的水,基本上都是吹牛忽悠人,所謂的“功能水”,其實都很“水”。
比如,時下比較流行的“弱堿性水”概念,就是一些功能水商家炒熱的。在產品宣傳中,商家一般會強調喝弱堿性水有這些好處:抑菌效果強,進入人體后有抗菌排毒功能;可調節人體酸堿度,使人體形成弱堿性環境,提高免疫能力;用這種水做飯,不僅燒菜味美而且耐酸腐。如果針對女性消費者,則還要加上美容功效:人體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讓人們未老先衰,皮膚松弛,皺紋增加,補充一些弱堿性水就可以保持酸堿平衡,使皮膚飽滿光滑,用這種水洗澡洗臉可減少皺紋,增加彈性,光澤亮麗。
如果把所有商家的說辭都歸攏起來,弱堿性水功能之多、功效之強,簡直可以稱為讓醫生失業、讓藥店關門的神水了。可事實上,弱堿性水也就凡水一杯,除了補充人體所需水分之外,其他功效幾乎等于無。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堿性水的醫療和保健功能,只是營銷中的謊言。醫學專家普遍認為,正常人體的pH值是非常穩定的,它只能在7.35~7.45之間。人體在正常的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也從食物中攝取這些物質,它們在人體內不斷變化。人體調節系統可以保證身體中pH值的穩定性,比如可以通過呼吸、排尿等方式調節pH值的變化。也就是說,食物和水對人體pH值影響不大,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自我調節,維持正常的酸堿度,而不是依靠水和食物的酸堿度來調節。
盡管早在數年前已經有專家通過權威媒體向公眾揭露“弱堿性水有益健康”的說法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不能當真,但一些不良商家卻仍不愿收手,還在變換花樣,為弱堿性水貼“神水”標簽。有的商家甚至還抬出世界衛生組織為自己撐腰,宣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優質健康飲水標準指出,優質健康水pH值應呈弱堿性”。
事實上,目前通用的《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第3版共有5大項檢測指標,其中唯一提到pH值的是第5大項第2章“無機部分”第10條,其標準與我國現行標準一樣,為6.5~8.5,原因表述為:低pH值的水具有一定腐蝕性,而高pH值的水會有滑膩感和異味。《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并沒提到“弱堿性水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概念。
關于飲用水pH值標準,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數值限定,主要是出于防止金屬管道被pH值較低液體腐蝕的考慮,與健康無關,當然也就不是健康指標了。事實上,正是為了防止別有用心的企業在飲用水上忽悠大眾,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第6條規定,涉水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不得標注“明示或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內容”,“虛假、夸大、使消費者誤解或者欺騙性的文字、圖形以及與生活飲用水無關的內容”,并專門列出不得標注“酸性水”、“堿性水”、“活化水”、 “功能水”等內容。而今年4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刪除了“純凈水pH值”的相關條款。意見稿編制說明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未提出pH值基于健康的限值;pH值指標對消費者健康無直接影響。
至此,包括堿性水在內的“功能水”們的忽悠屬性已確定無疑,而我們也當明白一個道理:市面上的水都只是水,安全、衛生是第一要義。若想寄望治病、保健、美容等更多功效,還是到醫院找醫生。他們開的藥水,遠比商家賣“神水”管用。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