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指標供需錯位:有人申請作假有人拒生
北京市昌平區(qū)的張萍正在痛苦的糾結中。她和丈夫都不是獨生子女,屬于典型的“雙非”,而且都在事業(yè)單位工作。盡管她渴望給兒子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卻不敢輕舉妄動,一直在默默等待政策放寬。
“上半年申請單獨二孩的人里面,有一些使用的是偽造的材料。我們查得很仔細,這樣企圖蒙混過關的,一旦查出就會退回。”近日,北京市某區(qū)計生委一位專門負責審批二胎指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位工作人員說,偽造材料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本來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想渾水摸魚,名正言順地生二胎。但他拒絕告訴記者偽造材料人員的相關信息。
二胎申請指標作假背后,是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之后在二胎指標供需上出現(xiàn)的錯位:想生的沒有資格,有資格的不想生。
“絕對不要,我倆根本都沒想去申請(二胎)的事。”家住北京市西城區(qū)的李文沒有絲毫猶豫。32歲的李文是獨女,符合北京市單獨二孩政策。她堅決拒絕再生二胎,理由很簡單,“不想活得太累,孩子有一個就行了。”
李文的想法在單獨夫妻中不是個例。根據(jù)國家衛(wèi)計委的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1100萬對育齡夫妻中,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僅有27.16萬對,其中已批準的有24.13萬對。
符合再生育政策的人不愿意生并不是新鮮事。中國社科院人口學者鄭真真曾經(jīng)在江蘇省做了五年的跟蹤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符合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的群眾中真正生育了二胎的僅有三成左右。絕大部分人以經(jīng)濟壓力等為由放棄了生二胎。
造假材料申請二胎指標的事,張萍從來就沒想過。
她身邊很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都擁有生二胎的資格,但是聊起來卻大都表示不愿意要二胎。
北京市衛(wèi)計委今年初曾強調(diào),如果有人在申請單獨二孩指標中被發(fā)現(xiàn)作假,計生部門不僅將取消其“單獨二孩”申請資格,違規(guī)超生者還將處以最高80萬元罰款。
天津市則明確規(guī)定,凡是在單獨二孩指標申請中弄虛作假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盡管如此,仍有人甘冒風險、費盡心機去做假證明,騙取二胎指標。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實施了三四十年。從雙獨兩孩到單獨二孩,計劃生育政策正在進行分步微調(diào)。在多位人口學者看來,這樣的調(diào)整步伐相對于目前中國人口結構面臨的嚴峻問題來說過于謹慎了。
中國人口從數(shù)量上來說,還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在世界第一的名頭下,結構性問題的真相已經(jīng)顯露出來。
根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目前中國人口的總和生育率僅有1.2左右,處于超低生育率水平,大大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育率更低至1以下。0~14歲的青少年占總人口比例僅有16.6%,按人口學標準,處于嚴重少子化。老齡人口則迅速提升,并且進入加速老齡化的階段。
更為嚴重的是,三四十年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中國人的生育意愿發(fā)生難以逆轉的變化。人口學者顧寶昌、蔡昉、梁中堂、王豐等在多個場合表示,低生育率一旦形成,再想往上提升非常難。生育政策調(diào)整對生育率的影響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蔡昉9月4日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生育應該成為一個家庭的決策而非政府的決策,他呼吁政府加快生育政策調(diào)整步伐,以取信于民。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