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大觀:德國社區都有“健康小屋”
德國健康管理深入社區,一些居民區的活動地點都配備“健康小屋”,里面有一些測量儀器,還定期有專業人員提供咨詢服務。
記者前不久走訪了柏林夏洛滕堡區的一個“健康小屋”。該“健康小屋”位于居民區集中的一個街角,紅色的標牌格外引人注目。小屋雖然才10多平方米,卻配備有各種各樣的自助檢測設備及健康報刊等。
自助檢測設備主要以健康采集器為主,包括身高體重、腰圍測量、血壓、血糖、心功能等測量的設備。一位正在進行自測的退休老人克勞迪婭對記者說,區內的居民可以隨時來這里進行健康監測,非常便捷,數據會實時傳輸給對應的健康管理機構。
在“健康小屋”里,居民還可通過上網的電腦,登錄社區健康中心的個人健康主頁,利用各種健康評估工具,填寫疾病自測、健康自測、生活方式評估、疾病風險評估等問卷。答題后,電腦健康工具馬上會給予反饋。
同時,根據用戶的健康評估,電腦系統會生成健康干預方案,包括慢性病、個性化運動、生活方式、肥胖、個性化飲食、壓力等管理方案。比如,系統能根據身高體重自動求BMI值,根據結果自動給出健康建議,要求居民多吃蔬菜,每周吃肉控制在400克,多運動等。
此外,居民還可在“健康小屋”打印檢測報告、評估報告,這些都可以作為醫院就醫的憑據或參考。居民們還可以在這里坐下來,看看健康報刊,喝杯免費的礦泉水。
克勞迪婭還告訴記者,小屋平時由醫學院學生和社會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如果居民有問題,可以在他們到來時當面咨詢,或預約見面。專家們也不定期給居民進行咨詢和開展專題講座。
德國是全球開展社區健康項目最早的國家,早在100年前,德國西部魯爾區等地就出現了“健康小屋”。它是各種健康管理機構在社區里的健康服務終端。這種集自助的健康監測與專業的醫療健康服務為一體,能夠為大量的術前術后患者、慢性病人、亞健康人群、老年人、甚至年輕人等提供就近的健康管理。
如今,德國的“健康小屋”已發展的形式多樣。除了單獨建立外,有些設在社區的健康中心內、大型藥店的一角,以及一些學校、企業內。德國許多大型醫療保險公司在各個辦事處也建有一個個“健康小屋”,還設有一些專門測試兒童健康指標的小設備。
記者從德國聯邦衛生部了解到,“健康小屋”有些是德國衛生部門建立的,大多數則是社會機構自建。不管哪種形式,都受到德國政府部門的支持,并給予一定的資助,同時由德國衛生機構進行統一監督管理,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更新等。
柏林洪堡大學醫學院專家布蘭德爾告訴記者,“健康小屋”為居民提供了近距離的健康服務,通過在社區內廣泛布點,所有居民都被納入了健康管理范圍。這不僅有利于對慢性病進行自我管理,對一些疾病進行緊急預警,還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