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血驗子成灰色產業鏈 護士非法采血被公訴
10毫升的兩管血,一份報告,決斷了一個尚未成形的生命。
在內地禁止鑒定胎兒性別后,準父母們叩開了另一扇大門——去香港驗胎兒性別:花上幾千塊錢,委托他人抽取血樣,通過中介轉運香港,由香港的醫療機構檢測寶寶性別。這,就是所謂的“寄血驗子”。
錢江晚報記者從溫州警方了解到,根據相關被偵破的案件顯示,今年以來,隨著“單獨二孩”政策實行,這個灰色產業鏈變得更為躁動。
近日,溫州警方聯合國內多地警方偵破了一起“寄血驗子”非法鑒定胎兒性別案。在溫州市龍灣區幫忙偷偷采集孕婦血液的李某被依法逮捕,當地法院將擇日開庭審理此案。
涉嫌為“寄血驗子”采血
溫州一護士被提起公訴
43歲的湖北人李某多年前畢業于護士專業,從2008年開始,她來到溫州龍灣區海濱街道的一家私人診所工作,負責賣藥和給病人打點滴。
2012年初,一個自稱“晶晶”的女孩找到李某所在的診所,說自己有客戶需要做血液DNA檢測,以此來鑒定胎兒性別,希望李某能幫忙采集血樣。“晶晶”還許諾,每抽取一位客戶的血樣,就給100元的提成。李某答應了。
之后每隔一段時間,“晶晶”都會帶著不同的客戶來找李某抽血。李某說自己并不清楚內幕,只知道“晶晶”會把血樣再交給一個叫“王超”的人,然后再送到香港檢測化驗。
今年6月底,這條“寄血驗子”的產業鏈被多地警方聯合破獲,隨后,民警順藤摸瓜,將李某抓獲。
兩年來多,李某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為多少孕婦抽過血了,“大概一個月要抽10個人左右”。以此推算,大約有300名左右的孕婦在李某處采血,并憑此進行了非法鑒定胎兒性別。
據民警調查,經“晶晶”介紹過來的孕婦多為龍灣當地人,其中不乏有個別人因為鑒定結果為女孩而人工終止了妊娠。
龍灣區檢察院認為,李某在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情況下,結伙實施非法行醫,情節嚴重,應當以非法行醫罪追究刑事責任。
游走在法律空白間的灰色鏈條
背后藏著巨大利益空間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專門組織內地孕婦趕赴香港驗血或提供“寄血驗子”服務的地下中介,在全國多地都撒下了灰色的種子。
“其根本,是由于兩地有不同的法律規定。”浙江省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陳一來律師介紹,國家法律規定,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但并未禁止人工終止妊娠;而在香港鑒定胎兒性別并不違法。“內地與香港不同的法律制度,留下了監管空白。”
那么,這條產業鏈的背后,藏著多少利益空間呢?記者在網上聯系了一個自稱可以通過“寄血驗子”方式鑒定胎兒性別的機構,每次鑒定的報價在4500元左右。
該機構聲稱,采集的血樣在沒有干冰保存的情況下,只有48小時的有效期,而加了干冰,可以延長到72小時。一般會選擇客車托運至深圳,再由人直接帶到香港,而路途較遠的,會選擇空運。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客戶支付費用中,除層層中介機構抽取提成外,位于香港的私人診所占了大頭。
號稱準確率達99%的鑒定方法
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用孕婦的血樣鑒定胎兒性別,這一技術在國際上早已成熟。
一般來說,孕婦的血液標本被抽出后,首先要經過離心處理,將上層的清液移入新的無菌管內,提取DNA作分析。眾所周知,由于男性細胞包含一對XY染色體,而女性則是一對XX染色體。如果母體血液中含有胎兒Y染色體則為男孩,若無則為女孩。
據相關資料介紹,只要孕期已滿7周或8周以上,一年內沒有分娩過男胎、沒有進行輸血、重大手術、器官移植就可以查驗到胎兒性別,大部分檢測機構聲稱鑒定的準確率在99%以上。
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昨天,記者詢問了溫州市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一位資深婦產科醫生,據她介紹,根據血液DNA鑒定對孕婦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其實并不十分科學。
據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生說,胎兒的情況時刻都在變化,醫生一般需要通過B超查看胎兒胎動等情況后,才能判斷孕婦能不能做DNA血液鑒定。“如果血液存放時間過長,性能不穩定,很可能影響鑒定結果。”
灰色產業鏈面臨巨大法律風險
一旦出事可能“人財兩空”
這條灰色產業鏈背后,可能面臨著怎樣的法律風險呢?
錢江晚報記者從溫州海關了解到,沒有獲得衛生部門批準而攜帶人體血液和血液制品進出境的,將被海關扣留并移交衛生檢疫機關處理;經口岸檢疫機關檢疫允許進出境的,才可放行。
此外,據浙江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陳一來律師介紹,“寄血驗子”還存在多種違法之處,比如,采血行為是違法,而那些所謂的中介機構,因為是無證經營,肯定屬于非法行醫,也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再舉個例子,因為個人鑒定胎兒性別本身行為就是違法的,所以,我國法律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也就是說,一旦出現誤診孕婦‘誤墮胎’,非但得不到賠償還將面臨行政處罰。”陳一來說。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