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兩性保健知識

首個慢粒患者治療路徑圖發布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4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9月22日是國際慢粒日。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長江濱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告訴記者,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約占白血病患者總數的15%,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惡性腫瘤,常伴有發熱、出血、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一系列癥狀。據統計,中國慢粒的發病率約為10萬分之0.36—1例,即每年約新增慢粒患者5000人。按患病率計算,中國現有的慢粒患者約有3萬—4萬名,以中老年人為主。盡管相較其他疾病而言,慢粒患者數可謂“九牛一毛”,但如不妥善治療,慢粒將與死亡劃上直接等號。

  “但實際上慢粒并不可怕,及早接受規范化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已可實現長期生存。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慢粒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可以通過單純靶向藥物被成功治療的癌癥。”江濱說。

  為幫助慢粒患者提高靶向治療藥物的可及性,在9月22日國際慢粒日到來之際,好大夫在線和百時美施貴寶在京舉辦了“9—22國際慢粒日暨‘知曉我的融合基因’患者覺醒項目啟動會”。

  江濱介紹,慢粒的發病與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放射線照射是慢粒較肯定的病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遭遇原子彈爆炸事件后的幸存者,慢粒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在美國,接受放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宮頸癌患者的慢粒發生率明顯高于未接受放療者。另外,長期接觸化學毒物如苯,也會誘發慢粒,還有就是家族遺傳也可以導致。”

  江濱告訴記者,慢粒是首個被證明與某個具體的染色體異常有關的人類腫瘤。在某種病理狀態下,細胞內9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分別發生斷裂,并易位重新形成一個短小的異常染色體,也稱費城染色體。費城染色體開始在人體內制造不正常的蛋白即BCR-ABL融合蛋白。BCR-ABL融合蛋白在血液中制造無法控制的慢粒細胞,就導致了慢粒。因此慢粒患者均可檢出BCR-ABL融合基因。

  八成患者沒有堅持規范檢測

  江濱教授介紹: “慢粒患者在接受靶向藥物伊馬替尼治療后,應在治療開始的第3、6、12個月進行規范隨訪。如發現融合基因指標未達標,應和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及時更改二代藥治療。舉例來說,根據歐洲白血病網絡(ELN)最新慢性髓性白血病管理推薦指出,3個月時,如患者發現BCR-ABL>10%,即為沒有達到最佳反應指標,這些患者的長期生存數據明顯劣于療效達標患者。”

  遺憾的是,網絡調查結果顯示,9成患者對自己性命相關的融合基因指標并無了解,8成患者沒有進行規律檢測,治療未達標時,3/4的患者不知道做基因突變檢測。

  “這部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況令人堪憂,或成慢粒治療瓶頸。”江濱指出,“慢粒藥物本身昂貴,患者希望每一分錢藥物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但是不規范檢測反而違反這一初衷,導致了藥物的療效浪費。許多患者信任醫生,這是好事,但是仍然應該主動熟悉相應的指標和檢測知識,因為這事關患者的生命。”

  讓慢粒治療有據可循

  由于最佳反應指標是慢粒治療的風向標,如不達標,應盡早更改治療方案以免貽誤時機。針對上述這種情況,浙江省第一醫院血液病科主任金潔教授在會上發布了國內首個慢粒患者治療路徑圖。該路徑圖給了初次診治的慢粒患者按圖索驥的藍本,確保每一重要節點患者都能接受合理的監測和妥善治療。

  作為路徑圖的設計者,金潔告訴記者,“大多數患者確診后都無所適從,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這份路徑圖可以幫助患者按圖索驥,確保每一個重要節點患者都能得到妥善治療。對于患者來說,最應該記住的是3、6、12個月要去正規血液檢測中心進行分子學檢測。如需換藥,則應進一步進行基因突變檢測,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藥物進行最優治療,讓慢粒治療一切有據可循。”

  雖然中國癌癥基金會等慈善機構為貧困的慢粒患者提供了用藥援助,但接受靶向治療的慢粒患者仍然不堪重負。網絡調查顯示:慢粒患者用于靶向治療的費用遠遠高于患者的家庭收入,95%的患者都借有外債。為解決患者的用藥困境,金潔教授和江濱教授呼吁盡快將靶向治療藥物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尤其對于服用二代藥物的患者而言,在一代藥物上已經耗盡了大量錢財,到了因耐藥或不耐受而不得不換藥時已經家徒四壁,然而二代藥物進入的醫保省市又較少,這部分無助患者更需要關注和支持。

  慢粒患者應學會“5問”

  金潔建議慢粒患者學會“5問”,將有助于幫助他們走出治療困境。一問“我該多長時間檢查一次?”答案是“服用伊馬替尼的患者應該在治療開始后的第3、6、12個月做規范檢測,如果發現治療失敗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二問“服用伊馬替尼后,出現血象低、嘔吐、水腫等情況,該怎么辦?”答案是“這些可能是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如患者不能耐受,可以結合基礎疾病等其他情況選擇二代藥物。”三問“我該什么時候換用二代藥?”答案是“伊馬替尼治療3個月的最佳治療反應指標是融合基因BCR-ABL≤10%和/或費城染色體≤35%,如果患者沒有達標,可結合基礎疾病等其他情況考慮選擇二代藥物治療。第3個月檢測結果符合最佳療效的患者,治療第6個月時還需做分子學檢測,6個月的最佳治療反應指標是BCR-ABL<1%和/或費城染色體等于0,如果患者沒有達標,可結合基礎疾病等其他情況考慮選擇二代藥物治療。第6個月檢測結果符合最佳療效的患者,治療第12個月依然需要做分子學檢測,12個月的最佳治療反應指標是BCR-ABL≤0.1%,如果患者沒有達標,可結合基礎疾病等其他情況考慮選擇二代藥物治療。”四問“在換二代藥之前我還需要做什么檢查?”答案是“如果通過分子學檢測結果發現一代藥治療未達到最佳療效,需要通過正規的BCR-ABL基因突變檢查確定突變類型,選擇合適的TKI藥物進一步治療。此外,治療失敗或效果不佳的患者,應在換藥前評估藥物交叉反應和依從性問題,這對于靶向藥物的療效至關重要。”五問“如果必須更換二代藥,我該選達沙替尼還是尼洛替尼?”答案是“患者需要考慮以下這幾大因素,包括基因突變檢查結果、疾病分期、服用方法、基礎疾病,來綜合考慮二代治療藥物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