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洗手日”醫生秀七步洗手法
今天是全球洗手日。你沒看錯,是全球洗——手——日!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倡導訂立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以防止感染到傳染病。別小看這個“節日”哦。請想想:“你平時都是怎么洗手的?要不要用洗手液呢?洗手液好還是普通香皂好?洗手該洗多長時間?是簡單沖沖還是采用“復雜揉搓法”……很多人并不清楚:洗手這件小事,還真是一門大學問。
普通人是如何洗手的?
大家平時都是怎么洗手的?為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揚子晚報記者昨天選了南京一家快餐店,“偷窺”人們如何洗手,發現還真堪稱“各有各的性格”。
成年人洗手大多不超過10秒
昨天下午1點左右,揚子晚報記者來到南京廣州路肯德基餐廳。這里的洗手區設計得比較人性化,有適合兒童的洗手池,水龍頭通常為感應式流水,優點是能夠避免洗手后碰觸開關時的二次污染,也都配有洗手液和相應的烘干設備。記者看到,不少顧客在用餐之前,都會主動想到先去洗手。幾乎所有顧客在使用完洗手間之后都會洗手。
但揚子晚報記者在觀察時發現,大多數成年人平均洗手時間都不超過10秒鐘,特別是一些男性顧客,僅是用水淋一下手,稍微搓一下而已,有的只有3到4秒。
男人洗手有點“潦草”
“洗手要洗20秒?浪費水。”市民劉先生說,他只有上完洗手間才會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用力搓幾下就可以,“男人洗手要是洗太久,要被人笑話吧。”記者在觀察中也發現,相對來說,男性洗手確實比較潦草。
而市民葉阿姨因為做家務,每天都要洗很多次手,“刷碗、洗抹布的時候,手一直浸在洗潔精里面,等于洗得很干凈了,每天那么洗,皮膚吃不消。”
小孩子洗手比大人認真多了
市民趙小姐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夏天洗手比較多,不過現在天冷了,要把手伸進冰冷的自來水中,對怕冷的她來說是一種考驗,所以能省則省了。她說,現在天氣干燥,每次洗完都要涂護手霜,很麻煩。“像吃薯條這樣的東西,用個紙巾包著就行了。”但趙小姐有個“毛病”,接觸過鈔票之后一定要洗手,“感覺紙幣被很多人摸過,太臟了!”
而洗手最認真的是兒童,每個小朋友都會去按洗手液,有幾個小朋友還使用了交叉手指揉搓的洗手法,大多數家長在就餐前,也都會提醒孩子先去洗手。
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她從外面回到家,只要是抱孩子之前,都要洗手。接觸寶寶前一定要洗手,這也是一項“家規”,任何人都必須做到。但是大人自己在外面就沒有那么講究了,有時候吃東西也不見得洗手,“成年人免疫力強,沒那么容易生病。”
更深一步探究
南京醫生又如何洗手?
和普通人相比,醫生無疑是最“講究”衛生的。他們又是如何洗手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定要用“流動的水”洗手
昨天,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感染管理科陳林萍副主任護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作為醫務工作者,平時是非常注意洗手衛生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要用流動著的水洗手”,陳林萍說,如果時間允許,她會用“七步洗手法”。
醫生最常用的是“七步洗手法”
網上有六步洗手法、八步洗手法等很多版本,陳林萍說,其實這些基本上都差不多。但目前醫療業用得最廣的還是七步洗手法。具體操作要領是: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濕潤雙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七步洗手法全過程要認真揉搓雙手15秒以上。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接觸可能污染的場所,如醫院、公共汽車等,那么到家洗手盡量要堅持一分鐘以上,洗凈各個角落。
除了飯前便后,何時還要洗手?
除了大家熟知的“飯前便后”,陳林萍說,還有至少十種情況要洗手:
1.佩戴隱形眼鏡;
2.如果家里有嬰幼兒,在抱孩子以及喂孩子食物前和處理嬰兒糞便后;
3.戶外運動、玩耍后;
4.去超市或商場購物后;
5.在人多車多的地方,與陌生人有肢體接觸后;
6.接觸過公共物品,如電梯扶手、按鈕,公共電話后;
7.接觸過寵物后;
8.摸過錢幣;
9.打噴嚏用手捂住口鼻后;
10.吃藥、往傷口上涂抹藥物之前。
是真的嗎?
A 洗手液竟然含有農藥成分?
提及農藥殘留,很多人首先想到蔬菜水果。然而,美國《男性健康》雜志載文,刊出“5種可能含農藥的日用品”,首先是抗菌洗手液。文中稱,抗菌洗手液中含有三氯生,它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殺死具有保護作用的好細菌。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三氯生是一種廣譜抗菌劑。我國規定化妝品中三氯生的最大允許濃度為0.3%。南京的一位皮膚科專家告訴記者,三氯生被曝安全性擔憂關鍵在于累積用量,如果用量很少的話,問題不大。
目前市場上的洗手液分為“消”字號和“妝”字號兩種,帶“妝”字號的洗手液有去污、清潔的功效,而“消”字號的就相應地多了消毒、抑菌的功效。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妝”字號的洗手液就足夠使用了。
B 抗菌皂“造假”,普通皂就行?
如果你留神一下廣告,很多抗菌類香皂或沐浴液都稱“對手上的自然菌殺滅率高達99%”。這是真的嗎?
南京市中醫院感染管理科謝發仁醫生介紹,市場上抗菌皂稱“對自然菌殺滅率高達99%”,這個是缺乏科學依據和統計學意義的。因為抗菌素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濃度,并且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抗菌香皂或沐浴液配合清水使用時,抗菌素濃度難以保證,尤其洗手三兩分鐘的過程更難達到抗菌效果。從正常人的感染防護來講,也不需要使用所謂抗菌香皂。
專家同時表示,不一定要用抗菌香皂,普通產品也能達到這個效果。只要正確地使用,所有的肥皂均能有效地去除導致疾病的病菌。
C 自制手工皂保濕還護膚?
這幾年在網上自制皂非常俏銷,動輒幾十元一塊,宣稱:與市面所售普通皂不同的是,傳統的動物脂肪被植物油如橄欖油、椰子油、棕櫚油代替。據說既能清潔污垢,又能保濕護膚。
對于手工皂更好用的說法,南京市中醫院感染科謝發仁醫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無論是什么肥皂,維持性狀穩定,首先要保持干燥,為什么要用鏤空的肥皂盒裝,就是這個原因。其實,自制手工皂并沒有特別高明的地方。另外專家提醒,購買手工皂,也要注意先看包裝背后的標簽,一定要認準衛妝準字的字樣。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