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佛登革熱疫情仍處高位平臺期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網站10月9日通報,8日全省報告新增登革熱病例1826例。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目前全省各地正大力開展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但部分地區蚊媒密度仍處高風險,登革熱病例仍可能持續增加。專家特別提醒年長者、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尤應警惕登革熱,及早就診治療可降低重癥和死亡發生風險。
廣佛疫情仍處高位平臺期
根據通報,截至10月9日零時,今年全省共有20個地級以上市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26270例。病例分布為:廣州(22378例)、佛山(2243例)、中山(374例)、江門(322例)、珠海(211例)、東莞(132例)、深圳(121例)、肇慶(117例)、陽江(99例)、湛江(81例)、清遠(65例)、汕頭(46例)、茂名(27例)、潮州(14例)、揭陽(13例)、河源(7例)、惠州(6例)、汕尾(5例)、云浮(5例)、韶關(4例)。累計報告死亡病例6例,其中廣州5例、佛山1例。
專家研判,當前我省登革熱疫情處于高發期;廣州、佛山疫情仍處于高位平臺期;江門、中山、珠海、東莞等地點狀聚集性疫情仍在持續。全省各地正大力開展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但部分地區蚊媒密度仍處高風險,登革熱病例仍可能持續增加。隨著病例的增加,出現重癥和死亡病例的風險也加大,特別提醒年長者、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尤應警惕登革熱,及早就診治療可降低重癥和死亡發生風險。
水養植物3至5天就要換水
專家根據國慶期間對部分地市滅蚊效果飛行監測評估和抽查全省重點地區蚊媒監測結果,發現仍存在較多的高風險地區,各地仍需加大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的力度。
疾控機構呼吁,廣大市民一起行動起來,做好防蚊滅蚊工作,及時清除單位、企業、辦公室、家庭住戶等的室內外如房前屋后、陽臺、天臺、花盆托盤、各種盆罐容器、地下車庫、廢舊輪胎、消防池等孳生蚊蟲的各類型小積水,水養植物(萬年青、富貴竹等)注意適時(3至5天)換水或改用沙子養,儲水池(缸)、庭院噴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蓮盆等積水無法清除時可采取養魚等方法,杜絕蚊蟲孳生;用藥物殺滅成蚊或蚊蟲時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或在了解專業指引下使用。(曹斯 粵康信 粵衛信)
■相關
登革熱患者獲贈復方阿膠漿
9日上午,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行了一場捐贈儀式,通過省疾控中心向我省的登革熱患者捐贈了一批復方阿膠漿產品。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豐博士介紹,登革病毒是通過伊蚊叮咬進入人體,在網狀內皮系統增殖至一定數量后,即進入血循環系統和淋巴系統,破壞人體免疫系統,進而抑制骨髓中的白細胞和血小板系統,導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出血傾向。
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顧建軍表示,復方阿膠漿是一種以東阿阿膠、黨參、紅參等為主藥配方配制而成的中成藥,具有氣血雙補、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為登革熱的防控工作盡一分綿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