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發展迅猛 將改變醫藥零售游戲規則
隨著移動醫療的發展,電子病歷(EMR)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電子病歷的發展分為幾種商業模式,目前最主要還是提供軟件服務并提供云端存儲,比如全美最大的電子病歷提供上Epic。但以Practice Fusion為代表的另一種全免費模式也正獲得日益強勁的增長動力。
由于電子病歷系統對醫院收費不菲,盡管能獲得政府的補貼,很多中小型醫院依舊不愿在這些系統上進行投資。Practice Fusion在系統銷售的過程中并不順利,前有Epic這樣的巨頭,后有Allscripts這樣的老牌公司。在市場無法打開局面的情況下,Practice Fusion通過Web工具免費向所有醫生,實驗室開放,提供電子病歷系統。雖然向使用者免費,Practice Fusion的主要營收來源于藥廠在電子病歷系統的廣告,以及對藥廠、保險公司和研究機構開放的數據庫。
由于醫生在問診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對病人的過往病史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電子病歷系統對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并開具藥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電子病歷系統中推送藥品廣告非常有效。默克制藥就正在試圖通過與電子病歷提供商合作,通過電子病歷渠道及時將藥品信息傳遞給醫生,幫助其更有效地作出臨床決定和開處方。默克制藥已經成立了特別的信息與創新團隊,專門負責電子病歷渠道建設。
Practice Fusion的野心并不限于電子病歷,而是向前端的就診預約和后端的藥品療效管理發展,意圖在整個產業鏈進行布局。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子病歷服務商在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后,將對醫藥零售領域特別是醫藥電商領域發起重構。
傳統的醫藥零售模式是病人從醫生處獲得處方后在線上平臺或零售藥店獲取藥品,藥品零售總體上來說與其他產品的銷售差異不大。但這也意味著用戶黏性小,更多的是依靠價格來競爭。而新型的醫藥零售將部分改變這一局面,推動醫藥零售更多的從產品導向轉化為服務導向。
自從全球的專利藥紛紛到期以來,制藥企業的競爭就日趨激烈。這也是為什么藥廠對移動醫療如此感興趣的原因,為了推動藥品的銷售,藥廠不僅需要影響醫生的處方開具,也需要贏得終端用戶的認可。為了提高藥品的療效,制藥企業需要采購移動醫療企業的服務。同時,渠道的扁平化也有助于藥品的零售價格下降。如果有企業能為藥廠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終端的零售業態將發生變化。
當藥廠通過電子病歷影響到醫生開具相關的處方后,病人持有該處方前往采用DTP(Direct to Patient)模式的藥店購買價格具有一定優勢的藥品后,同一服務商再提供監測和提升藥品療效的移動醫療服務。通過這樣一個環,電子病歷服務商不僅為醫生提供服務,也能有效的為病人提供服務。在這個平臺上,電子病歷是核心的一環,藥品銷售只是處于從屬的地位,更為關鍵的是監測和提升藥品療效的服務,這也意味著藥品的銷售在未來更多是服務。
面對未來的變局,醫藥零售必須做出改變,如果僅僅還停留在將線下的產品搬到線上來賣這樣簡單的思維方式肯定是無法適應發展的。零售端必須向前延伸,不僅是簡單的獲取電子處方,還需要在電子病歷領域與相關的服務商展開合作。同時,在后端的藥品療效管理上也需要積極的與移動醫療服務商合作,提高用戶的粘性。
雖然上述的圖景對中國當下還顯得略為遙遠,但隨著移動醫療在中國的發展,一旦政策的閘門打開,市場的發展肯定會超出預期。因此,及早布局將有助于建立競爭優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