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臺加快養老服務改革 解決老人現實問題
5個人中就有1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群體日漸龐大,如何讓他們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市政府近日下發《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意見》。
這份統領性文件,為今后杭州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了總體思路、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等,最終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意見》總的歸納起來,主要解決老年人三大現實問題:買菜做飯不方便去哪里吃?子女不在身邊誰來照顧?醫院排隊看病難怎么解決?
每個街道至少建1所配送餐中心
重點服務高齡、失能老人
《意見》提出,每個街道至少要建1所配送餐中心。重點為高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
對不能享受送餐服務的老人,可以去老年食堂。杭州正在對老年食堂實行跨社區資源整合,將因地制宜地布點實體老年食堂和助餐點,確保老年食堂服務功能覆蓋所有社區。
小區周邊的餐飲企業,也可以嘗試辦老年食堂或設立老年餐桌,政府將探索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選擇有能力的社會餐飲企業為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
鼓勵養老機構
社區化、小型化、連鎖化發展
明年底前,杭州將開展養老服務布點規劃評估,并根據評估結論,修改完善養老布局規劃或控規工作。
未來,社區的養老機構可能會像便利店一樣普遍。《意見》鼓勵養老機構社區化、小型化、連鎖化發展。有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可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積極穩妥地推行公建民營或轉變所有制形式。
公辦養老機構,未來主要承擔保障托底功能,對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對象實行集中供養,重點為失能、失智、失獨、經濟困難及優撫、優待對象中的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在承擔好托底保障任務的基礎上,富余床位可推向市場,其定價機制與市場接軌,實行優質優價。
明年6月前出臺醫養融合實施辦法
醫院可在養老院設醫療機構
慢慢地,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綜合性或專科醫院會入駐養老院,方便老人看病配藥。
明年6月前,醫養融合實施辦法將正式出臺。《意見》支持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養老機構應單獨設置衛生所(衛生室),條件具備的可申請設立醫院。
同時鼓勵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或托管、興辦養老機構內的醫療機構。街道(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條件的,可開設老年醫療病床。鼓勵發展老年康復醫院,養老機構內的醫療機構和老年康復醫院可按規定申請成為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家庭養老的市民,可享受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上門診視、健康檢查和保健咨詢等服務。也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居家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
2017年前搭建“智慧養老”云平臺
現在,杭州正在全面升級“智慧養老”服務,今年底完成方案設計,2015年到2017年完成平臺搭建。將利用大數據、智慧云、物聯網等技術,為杭州老人打造一個“虛擬養老院”。
“虛擬養老院”就是智慧養老云平臺,具備信息發布、老年人個人需求受理反饋、養老服務設施查詢、公辦養老機構輪候申請、時間銀行管理、運行商平臺監管等多種功能。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