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馬桶也成傳染性病的主要途徑
大家都知道性病是兩性疾病中的常見疾病,主要通過性接觸來傳播,但最近有一項研究表明,公共馬桶也成為了傳染性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大家現(xiàn)在是談公共馬桶就“色變”,紛紛表示再也不用公共馬桶了,那么公共馬桶傳染性疾病有沒有這回事呢?
關(guān)公共衛(wèi)生權(quán)威部門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32%的馬桶坐墊上就會出現(xiàn)痢疾桿菌,其中一種名為“宋內(nèi)”的痢疾桿菌在馬桶坐墊上達的存活時間可長達17天;另一份實驗報告也指出,將1億個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投入馬桶內(nèi),濺到座墊上的病毒竟有3000個。馬桶坐墊容易吸附、滯留。
專家認為,能通過接觸傳染的皮膚病(皮膚癬、淺表真菌等)、性病(淋病、梅毒等),都有可能通過共用馬桶傳染。
還有專家認為,公眾對馬桶衛(wèi)生的顧慮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在作祟。
馬桶是16世紀才被發(fā)明出來的,在這之前人們大都是蹲著上廁所的。隨著西方文明進入中國,馬桶才開始在中國引進,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馬桶開始在中國廣泛使用,更多的中國人都習(xí)慣蹲著上廁所。
即使公用馬桶不傳播疾病,但想到你的皮膚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和他人皮膚通過馬桶“親密接觸”,這讓很多人不寒而栗。很多人表示,如果不得已坐在公共馬桶上方便,他們往往拉不出。
由上述的調(diào)查報告和專家的解疑得出:公共馬桶存在諸多不衛(wèi)生的因素。性病傳播不光是在兩性的性行為上傳播,公共馬桶也危險!馬桶坐墊上容易吸附和滯留細菌,光是馬桶坐墊上就容易出現(xiàn)痢疾桿菌等細菌疾病,看來公共馬桶傳染性疾病不是沒有可能的,因此大家就要格外注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