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些行為讓乳腺癌找上你
乳腺疾病近年來已經成為了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個疾病,所以說預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管是日常的生活習慣,還是平時的兩性保健我們都不能夠忽略。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什么行為容易讓人患上乳腺癌的風險。
乳癌年輕化 愛吃高熱量食物是推手
臺灣乳癌患者約有一半是在停經前發生,而美國剛好相反,2/3都發生在停經后。長庚醫院臺北分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主任、也是臺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說明,乳癌患者平均年齡應該會愈來愈老,臺灣也有此趨勢,但年輕族群罹患乳癌的機率仍比美國高。臺灣乳癌患者中,小于40歲者約占15%,小于 50歲約占50%。
停經后變胖 乳癌機率增加1.5倍
大規模的實驗報告發現,女性停經后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機率上升1.5倍。原因在于肥胖導致高脂肪,使得很多雌激素累積在脂肪里。醫師同時也勸告停經后的女性,飲食時要注意脂肪含量,少攝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這類食物可能累積較多雌激素,進而提高乳癌發生率。
長期受女性荷爾蒙刺激 較易得乳癌
最新的國內乳癌統計發現,每年新增乳癌病例近7000人,其中原位癌占660人,其他為侵襲癌。乳癌患者每年以7%的比例增加,位居臺灣女性癌癥發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四名。
哪些人會得乳癌?專家指出,“女性荷爾蒙”是最大關鍵之一,如果長期受到女性荷爾蒙,也就是雌激素的刺激,較易得乳癌。像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病人,皆與女性荷爾蒙有關,而易再罹患乳癌。過去更年期婦女為了減緩不適,會補充女性荷爾蒙,結果發現長期使用,不但會刺激女性荷爾蒙,也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
夜貓族作息不正常 罹癌機率高
坊間盛傳,熬夜會增加乳癌風險。專家說,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提高罹患任何癌癥的機率。以乳癌為例,研究發現,女性空服員因作息不正常,加上處于高空可能接觸到輻射,罹癌機率相對較高。
上面就是關于容易導致女性受到乳腺癌疾病威脅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從這些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想要遠離這些乳腺疾病的威脅,除了要注意自己的兩性保健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是會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