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的危害不容小覷,這5類人容易被“青睞”,需重點防范
下肢靜脈血栓被稱為下肢靜脈栓塞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第三大死因,這種病在老年人中是很普遍的,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導致了嚴重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老年人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小腿、腳踝等下肢水腫,很多人以為是因為身體衰老、皮膚松弛導致。
其實,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那么下肢靜脈血栓有什么危害,哪些人容易得下肢靜脈血栓呢?
一、下肢靜脈血栓有哪些危害?
下肢靜脈血栓是指血液不正常聚積在深靜脈,堵塞血管,造成靜脈回流不暢。
下肢靜脈血栓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腳腫,肢體制動、長期臥床、活動減少等行為都有可能導致下肢靜脈血栓,還有手術、感染、創傷、妊娠、產后、外科手術等也會誘發下肢靜脈血栓。
下肢靜脈血栓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下肢血管的血栓,隨著血液流動進入肺部,會阻塞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呼吸困難,循環衰竭,甚至會猝死。
在血栓形成的早期,人體沒有任何不適感,只有當血液凝塊堵塞到80%-90%時,才會出現癥狀。除足部腫脹外,還要特別留意下列癥狀。
眩暈:在睡眠狀態下,會有突然的眩暈,如果是行走或者站著的話,很有可能會失去平衡,甚至會昏迷,這是腦血栓的前兆。
麻木:由于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肢體出現麻木、疼痛的癥狀。
跛行:下肢靜脈血栓的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病人會有間歇的跛行,走個幾百米就會感覺到腿疼,只要休息一下就能恢復。
下肢嚴重缺血時,不走路都會感覺到疼痛,甚至會導致肢體破潰、傷口不愈合。
二、老年人腳腫的原因還有哪些
老年人腳腫脹除了下肢靜脈血栓外,還有兩種原因。
一是功能性浮腫;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功能的下降,血液的排泄量和腎臟的血液循環也會隨之下降,再加上皮下組織的松弛,皮膚的水分蒸發也會降低,從而引起下肢水腫。
二是肺泡的病理改變。這種水腫與臟器疾病有一定的關系,例如心源性水腫,靜脈血不能順暢地回流到心臟,造成靜脈血栓,隨著血管內壓力的增加,組織液也會滲入組織間隙。這種下肢水腫還會伴有胸悶、氣喘等癥狀。
三、一種方式自我測試教你發現早期的靜脈血栓
測量腿圍是早期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良方。用卷尺測量髕骨上15 cm和髕骨下10 cm的腿圍,然后進行比較,發現兩條腿圍相差1 cm以上時就要注意了,最好是到醫院檢查,看看有沒有下肢靜脈血栓!
四、哪些人容易得下肢靜脈血栓
下肢靜脈血栓不僅會導致下肢腫脹和疼痛,還會導致下肢壞死、壞疽,甚至有可能導致截肢。以下5種人群要注意預防血栓。
老年人:老年人是靜脈血栓的高發人群,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的促凝物增加,而抗血栓物質的減少,以及血漿中纖維蛋白的含量在持續增加。
孕產期婦女:孕婦在懷孕的晚期,血液的體積會越來越大,但是血液流動的速度會變慢,同時子宮也會對髂靜脈和下腔靜脈產生壓力,從而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循環受阻,從而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腫瘤患者:腫瘤細胞會產生促進血液凝固的活性物質,從而引起血液凝固,從而增加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這類患者體內的凝血因子較多、纖溶活性偏低、血液凝固性高等,這些因素均可誘發血栓。
血管內膜受損患者:病人的血管內壁表面粗糙,血小板聚集并凝結,從而引起下肢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的患者除了做好檢查工作外,平時要盡量避免長時間地不活動,比如久坐、久臥,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將雙腿抬高,然后將腳趾拉得筆直,前后拉伸,這樣可以增強腿部的肌肉泵,從而加速血液的流動,這樣可以有效幫助身體維持健康。
,趕牛阿旗,火燒紅蓮寺,成龍老婆 http://www.cityruyi.com/lm-1/lm-3/7664.html- 標簽:,尋芳錄簽到,化妝品代理網,綠鬣蜥怎么養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靜脈血栓的危害不容小覷,這5類人容易被“青睞”,需重點防范
下肢靜脈血栓被稱為下肢靜脈栓塞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第三大死因,這種病在老年人中是很普遍的,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導致了嚴重的后…
-
頸椎病發生后,會經歷這4個階段,若不重視,或逐漸發展嚴重
頸椎在人體起著承上啟下的功能,它將中樞神經、外周神經連接在一起。 除此以外,頸椎支撐著大腦,頸部的血管為大腦傳輸營養和…
- 患上抑郁癥后,或經歷3個時期,發現后,及時調理,避免加重病情
- 觀察舌頭了解健康,舌頭有這7種表現時,要重視,及時檢查
- 慢性腎病持續惡化或引發尿毒癥,做好6件事,才能有效遠離尿毒癥
- 男人有這7種情況,容易被腎虛“找上門”,若你有,趁早改正
- 有這7個行為的人,免疫力會地下,若你在其中,要及時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