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屆年輕人的“廢材美學”驚到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我要WhatYouNeed(ID:newWhatYouNeed)
原標題:我被「廢材美學」驚到了。
晚上好。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一份令我吃驚的禮物了。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是不是覺得這個蝴蝶非常別致?有種靈動的美。本來以為是某時尚大牌的新款,結果卻發現,它是一堆“垃圾”的再生。
這份禮物,是之前我參加回收廢棄塑料活動的回饋紀念品。
我還記得當時,我在活動中撿到的塑料瓶長這樣:
你可能和我一樣好奇,這些煥然一新的藝術品經歷了什么?
今晚,我就想和你分享,這些塑料瓶的流浪地圖。
原來垃圾,也有它的地圖
這份塑料瓶流浪地圖的起點,是在江西省浮梁縣寒溪村。
有一群小朋友們,他們自稱“無處不在的探索小隊”。近期任務是在村里四處撿拾塑料瓶,他們也是我參與活動時的“隊友”。
在茶山上,他們最常撿到的垃圾就是肥料袋與機油瓶。但游客多一點的地方,就容易撿到飲料瓶。
不光是在田間撿垃圾,他們還會將家里的塑料空瓶拿去“以物換物基地”。
小朋友們告訴我,這個習慣是在2月開始的。
那時,寶潔美尚事業部和“藝術在浮梁”一起合作發起了“無用之用 變廢為美”的項目,號召大家一起關注環保,撿拾垃圾。
他們在其中玩得很開心,話沒說完就又組團出發了。
茶山上、溪水邊、以物換物基地里,都構成了這半年來他們吵吵鬧鬧的童年記憶。
廢物的下一站,是實用嗎?
小朋友們回收到的塑料瓶,都被運送去了寶潔黃埔廠和麗星集團的工廠里加工處理。
我試著聯絡了工廠里的工人,想要知道垃圾在工廠經歷了什么。
可聊了一陣子我才發現,和我交談的是一位年輕的博士后,劉工。他的工作主要是用科學技術的方式來“洗垃圾”。
而在寶潔的工廠里,沒有能“活著出去”的廢棄物。
“目前,我們在中國的八家工廠,已經可以做到生產廢棄物 100%的回收再利用,制成塑料制品、磚頭等實用物品,實現變廢為寶。”
只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廢物利用除了實用的方向,還能有藝術的可能性。
“我們研究塑料再生挺久了,但有一天,寶潔的朋友帶來一批再生塑料紋樣圖,完全改變了我們的思路。”
由于沒有先例,他們邊做邊摸索。
大工業的生產技術與奇思妙想的手工,終于碰撞出一套方法:
將不同顏色的塑料片擺放成不同的圖案,逐漸壓制出了從未見過的塑料紋理:
一個個大工業工廠,正在嚴謹的流水線作業以外,不斷尋找著更多的突破。
廢物的一種終點是,藝術
一直嘗試想讓這些廢物變成藝術品的朋友,是一群職業經理人。他們白天是寫字樓里的白領,夜晚則加班加點搞藝術創作。
端木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寶潔美尚的leader、導演和創意總監。
端木最喜歡《綠色星球》里的一個場景:
瀕死的樹木會將自身的養分通過菌絲送給它們的鄰居;母本樹木,會識別出自己的后代,并向它們輸送養分,即便它們并不是緊緊相鄰。
即便是一棵腐朽的樹木,也會盡力將自己的養分延續下去啊。她會想,那塑料呢?
她告訴我,通常這些廢棄塑料的結局是,被再加工成“塑料袋”之類的產品。但這種降維使用,最終很可能依舊指向廢棄。
倒是莊子“無用之用”的哲學令她深有感觸。
在快消品行業,短期內很難看到結果和利益的事,通常被稱為“無用”。她覺得這是個草率的判斷。
更多時候,“美”這類時常被認為無用的東西,往往更能經受住時間的沉淀,像生命體一樣向外界源源不斷地輸出活力。
那么,塑料的第二次生命,為什么不能更美?
他們希望推出一個名為“無用之用 變廢為美”的項目,讓這些廢棄塑料可以被更有價值地利用。
剛開始,端木和團隊的小伙伴們試著,用家里的烤箱,去融化一些塑料片。可結果是,一塌糊涂。溫度根本不夠高,塑料片也融化得面露難色。
正是如此,他們找到工廠,希望借助工廠的設備和技術,來熔化、壓制這些廢棄的塑料。
結果比預期更令人驚喜。
習慣了流水線作業的師傅們,對這些藝術創作也充滿了興趣。他們腦洞大開,擺放出來的紋理圖樣,造型多變且富有沖擊。
那些看上去形如高定的藝術品,都是這群自覺與藝術無關的人,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做成的。
他們聽說了一位漁夫的故事。
漁夫說,“這幾年,門前的江失去了靈魂。一網下去,撈出來的不是魚而是塑料瓶。”
端木和工人師傅們因此而誕生靈感,在手工割制 30000 多刀后,終于做出了這樣一頂漁夫帽:
是不是覺得很震撼呢?
你可以點擊下面的視頻,了解這個由寶潔發起的“無用之用 廢材變美”項目。
在故事的最后,這批回收的塑料品,又被寄回給了當初收集塑料瓶的村民們。小朋友們用塑料片做成了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或者玩具。
其中一位女生說,她想將這些塑料片做成裝飾畫,送給當初幫助過她的村民。
寶潔品牌下半年還會和“藝術在浮梁”一起,在這座沒有屋頂的鄉村美術館中呈現一場環保展覽。
這是一場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家參與的藝術展。這些藝術品背后的共創者,是寶潔美尚事業部的員工們,也有平時做技術的工人、撿垃圾的村民與孩子們。
不知道為什么,在這個由寶潔發起的環保項目中,我感到愛與善意,隨著這些塑料瓶,一直在循環傳遞著。
這些“環保”的舉動,其實是很難快速看到成效的。
你或許很難想到,這些手工藝術品在完成以前,經歷了1整年的醞釀,100天的調研,1000小時的回收垃圾與超過100000小時工時的手工打磨。
但每個人的付出,與責任心驅動的熱情,卻在相互影響和感染著彼此,這些藝術品也吸引來更多人對環保及再生塑料的關注。
甚至,麗星工廠也因此想要參與接力,去發掘再生塑料的更廣泛的價值。
或許,這正是寶潔美尚事業部發起“無用之用 變廢為美”項目的初衷。用微小的創造,去激起更廣泛的關注與改善。
說實話,在進行這些采訪的過程里,我也被一種生命力和創造力感染了。
原本的我其實蠻喪的,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看到“可回收”三個字,第一反應是把自己丟進去。
但那些人生的果實,并不總是第一時間就出現在你的面前。很多事情都在一點點發酵、醞釀著,并不必期待它即刻的回報。
就像寶潔的朋友們,他們長期關注著環保議題,如今終于可以將最初顯得天真的想法完全實現了。
我們希望你也會堅持那些,在當下看似無用的愛好與習慣,它們終究會在某個日后,成為你身上的光。
對了,昨天是世界環境日,我立了一個減少使用一次性咖啡杯的 flag,歡迎監督!
- 標簽:,玄幻小說免費下載,蓄電池配件,玻鎂板設備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被這屆年輕人的“廢材美學”驚到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我要WhatYouNeed(ID:newWhatYouNeed) 原標題:我被「廢材美學」驚到了。 晚上好。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一份…
-
微縮便攜式配藥機產品設計,消除了浪費的水泡包裝
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你將需要服用維生素和藥物來幫助你保持健康。當然,這可能太早了,因為你的心還年輕,但在健身方面,一個人永…
- 80㎡現代風格二居室,預算4萬,給大家曬曬
- 新華全媒+|高考少年張亮:疼痛激勵我走向更遠的遠方
- Ichanger(ICR)改變者消光康乃馨粉改色膜,這種粉嫩粉嫩
- 這份禮物,愛了愛了!
- 伊能靜秦昊合體秀恩愛!女方零皺紋秀大長腿,曾被蘇芒拿丑照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