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個愛頂嘴孩子,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原因是……
“為什么我就必須要聽你的~
為什么不能先玩再做作業(yè)~
你能玩手機,我就不能看電視,憑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想象這樣的情景,你是否熟悉,在你家三天兩頭的發(fā)生!你困惑曾經(jīng)那個乖巧,聽話孩子去哪里了?現(xiàn)在父母批評他一句,他立馬頂嘴反抗。每次想好好跟孩子溝通一番,結果最后都因為氣得通過打來讓他妥協(xié)老實。
你困惑曾經(jīng)那個乖巧,聽話孩子去哪里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怎么孩子的掘強指數(shù)不降反而升了!
有相關數(shù)據(jù)調(diào)查顯示,大約70%的孩子都會頂嘴,而75%家長也認為頂嘴是孩子長大過程中最令人討厭的行為。
想想每次我們都是出于“為了他好”,苦口婆心的勸說,但是換來的是他一次次的“反抗”,這樣一想就火氣就來了。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頂嘴的背后到底代表著什么,家長們有沒有過失呢?
孩子為什么愛頂嘴?
對于孩子,我們都希望他能夠乖巧聰明,但是面對自家孩子的頂嘴,我們除了腎上腺上升,火冒三丈,還有想過為什么嗎?你想過在這擔憂的背后,有多少是出于對孩子的擔憂,又有多少是因為對“失控”的焦慮呢?
希望孩子聽話,是父母的需要,但站在孩子的視角,頂嘴是一種語言方面的反抗,他們頂嘴是覺得父母說得不對,而且也不喜歡父母對他們的說話口氣!
憑什么答應我的當我考試成績在前三名的,就帶我去游樂園的承諾,就變成了要期末考成績達到了才能去?他們是言而無信的父母!
憑什么他叫我不要玩手機,他自己卻用筆記本通宵熬夜看韓劇?既然要遵守,大家都要遵守,憑什么就只要孩子這樣。他們自己都不以身作則。
隔壁的誰誰得了什么獎啦!誰期末考試得了100分,誰天天幫家里做家務啦……我就是我,為什么每次都要把我和隔壁的孩子比較!卻發(fā)現(xiàn)不了我的好呢?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拐J為:
當家長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權力之爭會把家庭變成一個不平等的戰(zhàn)場,沒有溝通、沒有合作,只有怒氣和爭斗。
所以說,孩子的頂嘴,是孩子反抗父母命令和強迫的結果,如果我們家長學會心平氣和,學會改變自己的溝通態(tài)度,懂得傾聽,懂得尊重孩子,孩子的態(tài)度相信也會軟下來。
孩子頂嘴,一個成長的標志
在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對父母都言聽計從,這是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認知發(fā)展是有限的,沒有判斷力,特別是男孩子,“頂嘴”還是直覺性的、情緒化的,并未有太多理由或道理可以講通。
但是隨著孩子到了三四歲之后,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常常有和父母“對著干”的心思,他們逐漸從父母的精神世界里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獨特想法,獨立的意愿。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將2-5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喜歡頂嘴,反抗性比較強。另一組孩子平時乖順,反抗性比較弱。
結果發(fā)現(xiàn):
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能力的人,占據(jù)了第一組反抗性較強的孩子的80%。
而第二組中(反抗性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長大后能夠獨立行事,判斷能力也較弱,經(jīng)常需要依耐別人。
另外,相比那些不敢表達意見,不敢頂嘴的孩子,他與人的溝通也常常很不順暢!處處讓人擔心!
例如在學校被欺負,不敢跟老師或父母說,有委屈只能忍著;
讀書時候,不敢說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yè),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
工作以后,自己工作都很累了,被同事要求幫忙不懂拒絕~
試想,我們需要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還是要一個有主見,有想法的孩子?
孩子頂嘴,怎么辦?
我們允許孩子表達意見,但并不意味著鼓勵孩子頂嘴!
因為畢竟頂嘴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一旦這成了習慣,也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孩子長大后的人際關系的和睦!
那么,發(fā)現(xiàn)孩子頂嘴,我們該怎么做呢?
1.冷靜,控制自我情緒
很多家長的傳統(tǒng)思維是:我就是對的,孩子必須要聽我的。所以當孩子開始懟你得時候,你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對孩子開罵,或是打人,認為孩子挑戰(zhàn)了自己權威,讓自己在人前失了面子!
其實如果你只是用咆哮“我是你媽或你爸,你敢跟我頂嘴,誰給你膽的?”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相信事情只會越來越亂!
最好辦法是我先忍住,換個地方轉移下自己注意力,或是深呼一口氣,然后反思下接下來該怎么做?
2.學會反思,尋找原因
我們說過頂嘴是孩子一種反抗,表達自己的意愿!也是一種脾氣的輸出,所以當孩子跟你頂嘴時候,其實就是孩子內(nèi)心真實想法的表達!
那么厲害的父母,就要從這些蛛絲馬跡中發(fā)現(xiàn)孩子狀況:孩子悶悶不樂,也許也是因為在學校與人發(fā)生了摩擦,所以帶著脾氣回來,然后在父母與父母的言語交流中,自然的將情緒通過語言宣泄出來了...
又或是孩子學習壓力大,有時候會通過這種對抗方式來宣泄自己~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有很多問題,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是滅火員,而不是助燃劑!
3.放下面子,與孩子坦率溝通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做好表率作用,盡量不要把情緒帶回來,不要把孩子作為情緒的發(fā)泄桶,而自己有錯,也會主動在孩子面前承認,不拍丟人!
當孩子在言語方面用不禮貌方式與你溝通時候,你會主動提出你的原則和邊界問題,給予孩子一個明確表達:這個家每個人都需要受到尊重,我們永遠不要以這種方式說話!
另外與孩子平等交流,比如當孩子晚回家,你可以先表達自己情緒,自己一直很擔心他,接著詢問孩子是不是遇到麻煩或是有什么事,或是幫助?接著與孩子確定一個原則問題,一般最遲幾點要回家,正常情況遇到事情,要提前知會下父母...
孩子的每一個“不”中,都包含了一種語言,一種情緒,只有認真聽到孩子說的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教育,講究一個“緩”字。對于孩子少命令,多溝通,少指責、多鼓勵,少控制、多放手……相信我們都能在育兒這場“長期戰(zhàn)役”中取得雙贏!
,樊少皇資料,劉光亭,王若琳資料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3867.html- 標簽:SQL Error: select * from ck.***_ecms_news where classid=5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3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家里有個愛頂嘴孩子,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原因是……
“為什么我就必須要聽你的~ 為什么不能先玩再做作業(yè)~ 你能玩手機,我就不能看電視,憑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想象這樣的情景,你…
-
面對愛說謊的孩子,真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在電視劇《二十不惑》里,梁爽為了自己的利益,找來一個名叫小卷的男孩假扮自己的弟弟。從此,小男孩為了應付各種活動,只能學會撒謊。 …
-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么上幼兒園不哭不鬧?而你的孩子雞飛狗跳
- 這些孩子越來越聰明,原來是家長經(jīng)常做這幾件事
- 心梗的“禍首”被揪出,不止是酒,這3種食物越吃血管堵塞越快!
- 疫情下的東京奧運會:好端端的體育賽事,為何要派發(fā)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