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成為被人嫌棄的“媽寶男”,那就趕緊看看這篇文章!
提到“媽寶男”,很多女性忍不住嘴巴一撇,遇到過的甚至會唏噓不已。
為什么會這樣?“媽寶男”有哪些特點?“媽寶男”是如何養成的?父母又如何避免把兒子養成“媽寶男”呢?本文一一與大家分析。
01“媽寶男”有哪些特點?
同事小王曾交過一個男朋友,她說過的幾乎所有事情,男朋友都要匯報給媽媽,甚至連她來大姨媽肚子痛不想說話不想動,他也轉身告訴媽媽。
在聽說小王婚后不想跟公婆一起住后,她的男朋友厲聲指責她“怎么可以這么不孝順”,怎么能夠不贍養辛苦養育自己的母親。
無數件諸如此類的事,不斷刷新著小吳的三觀,小吳意識到。自己交了個“媽寶男”男朋友,于是快刀斬亂麻,選擇了分手。
在“媽寶男”心里,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說媽媽不好。即便覺得媽媽不對,他也不會對媽媽說“不”,而是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相信是自己錯了。
他會想方設法避免與媽媽之間的沖突,與妻子和子女的沖突他反而不會那么在乎。嚴重的會認為“妻子可以換,兒子可以再生,但媽媽只有一個”。
如果自己的妻子與自己的媽媽發生了沖突,他一定會維護媽媽,而把妻子貶得一無是處。
如果一位女性不幸嫁給了“媽寶男”,她就等著被丈夫和婆婆輪番“欺負”吧。如果一個男孩不幸成為“媽寶男”的兒子,他也很難長成獨立、有擔當的人。
這樣的“媽寶男”沒有主見,是非不分,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不受人歡迎。想必,天下沒有哪一對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媽寶男”。
但現實情況是,不少父母正把“兒子”推向“媽寶男”的深淵。
02“媽寶男”是如何煉成的?
母親的過度控制
最近提到“媽寶男”,吳亦凡的名字無疑會跳入腦海。
吳亦凡10歲那年,父母離婚,母親帶著他去了加拿大。吳母給兒子的人生規劃是,上名牌大學,學醫,做醫生。
然而吳亦凡成績不好,喜歡打籃球。吳母認為打籃球容易受傷、不穩定,不能作為終身事業,強迫吳亦凡放棄了對籃球的喜愛。吳母希望兒子一切按照自己的規劃發展。
10歲之前跟外婆一起生活,與母親聚少離多,10歲以后只有母親相伴,雖然嚴厲,母親卻是自己的唯一。想反抗母親的同時,吳亦凡更加依賴母親。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他選擇女朋友的首要標準也是母親喜歡。
除了控制孩子的行為,母親的控制還表現在情感方面。
這樣的母親會不斷向兒子訴說,自己為孩子放棄了很多東西,從而引起子女的愧疚感。這種愧疚過于強大,孩子無法承擔,所以只能通過認同母親的方式,讓自己舒服。
然而,不管是行為控制,還是情感控制,當母親總是以愛為名,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時,孩子的個性就被抹殺了,他的一部分自主性就失去了。同樣失去的,還有他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母親的過分溺愛
網上看過一個段子。
有人敲鄰居家的門收燃氣費,屋里傳出一個男聲:“我媽不在,我不能開門。”這是未成年?這么說挺正常!然而,屋子里是個30多歲的男人。
想到了前兩年的熱播劇《都挺好》。蘇明成從小到大,媽媽都很溺愛他。即使兒子長大,即使退休金一個月只有4000多,蘇媽媽也要省吃儉用,克扣家人伙食,給蘇明成買車買房。
結果呢?蘇明成年齡增加到了三十多歲,心理上還是一個沒斷奶的孩子。整天把“我媽說”放在嘴邊,遇事只會伸手向家里“借”錢,不思進取,沒出息。
如果說,過度控制,就像用利刃斬斷了孩子的棱角。那么,過分溺愛則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孩子慢慢地失去了成為自己的可能。
母親時刻為孩子操心,無條件為孩子付出,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這樣的孩子,會習慣于他人的付出,自以為是,唯我獨尊,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不知感恩,最終會為社會所不齒。
父親的長期缺位
喪偶式育兒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個詞,指的是家庭中一方的顯著缺失。突出表現為父母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都在子女身邊但長期缺少一方的情感支持。比如其中一人總是早出晚歸,或者完全不參與育兒等。
蘇明成的父親在家里沒有話語權,本身也有很多人格缺陷。在蘇明成的成長過程中,他沒能發揮父親的作用,更沒能成為兒子的人生榜樣。
吳亦凡更是從小沒跟父親一起生活過,10歲開始又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嚴重缺失了父親的教養。
對于子女來說,父母雖然職責不同,但是缺一不可。母親細膩、溫柔,更看重細節,而父親粗獷、豪放,更注重孩子的整體發展和方向。
由于父親長期缺位,孩子長期只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只能接受母親單一的教育方式。如果母親是控制的、溺愛的,孩子難逃成為“媽寶男”的命運。
03 如何避免將兒子養成“媽寶男”?
“媽寶男”無法適應社會,自己痛苦,遭人嫌棄。作為男孩的父母,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媽寶男”,這就需要父母協同努力,為兒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第一,母親適時放手,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親要學會適時放手。
控制和溺愛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去接受生活的歷練、人生的考驗,他們才能積累經驗,適應社會。
第二,父親更多參與,為孩子做好榜樣
2017年,中國兒童中心曾基于我國兒童家庭現狀進行過一次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父母的協同養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父親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必須更多參與到家庭教育中。
同時,父親需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做兒子的朋友,成為兒子的榜樣,從男性的角度,引導孩子成為男子漢,教給孩子獨立、進取、堅毅、勇敢。
04 寫在最后
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如果母親過于控制、溺愛,父親長期缺位,就要有所警惕,你們可能正在幫助兒子成為“媽寶男”。
好消息是,羅馬無法一天建成,“媽寶男”也無法短期養成。
即使兒子已處于青春期,只要還沒成年,父母們就還有機會,學習科學正確的育兒知識,引導兒子成長,幫助他成為獨立自主、有擔當、懂感恩的男子漢。
,經典的愛情故事,自動化物流線,上線娛樂3gp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5899.html- 標簽:,河北裝飾公司,諸神傳說,黑道學生2全集下載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不想讓孩子成為被人嫌棄的“媽寶男”,那就趕緊看看這篇文章!
提到“媽寶男”,很多女性忍不住嘴巴一撇,遇到過的甚至會唏噓不已。 為什么會這樣?“媽寶男”有哪些特點?“媽寶男”是如何養成的?父母…
-
奧運冠軍諶利軍的奪冠之路印證了:逆商是孩子人生翻盤的底牌!
東京奧運會上,當抓舉僅145公斤,總成績落后11公斤的情況下,諶利軍奮力一搏,直接加重至187公斤,摘得中國隊的第六金。 賽后接受采訪時,諶…
- 這樣批評孩子,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并且改錯進步!
- 睡到半夜,腿抽筋?除了缺鈣,還可能是此原因,來了解下
- 秋分后,應改變飲食習慣,記得多此物,常吃三綠,秋后舒適
- 長期吃生花生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哪些人要忌口,為健康應該了解下
- 便便不是毫無價值!大便出現4個異常,或許是腸癌信號,別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