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增腸癌193萬例?腸癌的4個禍首,希望在生活中都能記住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排毒器官,可以針對食物進行消化、分解,并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以保證身體的營養供應,對于健康十分重要。
但同時,腸道也十分敏感,如若不注意飲食、生活習慣,很可能傷及腸道健康,甚至誘發腸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全球范圍內腸癌的新發病例為193萬,而我國就占據了56萬。
可見,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還是很高的。
為何國人這么容易被腸癌盯上呢?
可能與以下4個因素有關,勸你盡早遠離!
一、喜歡吃紅肉
腸癌是消化道腫瘤,其發生與飲食離不開干系,尤其是紅肉的攝入,可增加腸癌的發病風險。
據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指出,紅肉以及加工肉制品都可增加腸癌的發病風險,其中紅肉是指豬肉、羊肉、牛肉等肉質為紅色的肉類,而加工肉制品則包括火腿、培根、熏肉等等。
大量攝入紅肉,可增加膽汁分泌,并在腸道內生成致癌物質,增加患癌風險。而加工肉制品則含有亞硝酸鹽,可在胃中形成亞硝胺這一致癌物,同樣會增加腸癌的發病風險。
二、肥胖
近幾年,年輕肥胖人群成為腸癌的高發人群。
這是因為肥胖的人在日常飲食中更青睞于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這類食物可增加腸道負擔,影響正常的消化,脂肪的代謝物可轉化為致癌物,增加癌變風險。
此外,肥胖人群攝入的膳食纖維較少,而膳食纖維有刺激腸道蠕動的效果,有助于分解脂肪,一旦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很容易形成便秘,久而久之,給腸癌的發生埋下隱患。
三、久坐,缺乏運動
研究發現,白領一族是腸癌的高發人群,這與白領一族長期久坐有很大關系。
長期久坐,體力消耗小,再加上飲食上攝入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可導致腸道蠕動減弱,代謝物長期滯留于體內,其中的有害成分可長時間刺激腸黏膜和腸壁,可增加痔瘡、便秘、膽結石的發病風險,還會增加腸癌的發生幾率。
四、吸煙喝酒
煙草中含有多種致癌物,長期吸煙,可誘發腸癌以及鼻咽癌、肺癌、膀胱癌等疾病,吸煙量越大,致癌的風險越高。
而喝酒不僅會影響肝臟功能,酒精還會刺激、損傷腸道,長期如此,容易出現腸道息肉,增加癌變的風險。
除了以上幾個原因,腸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也有很大關系。腸癌有遺傳易感性,如果家族中的直系長輩患有腸癌,那么本人發生腸癌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以上就是誘發腸癌的幾個常見原因,其實,預防腸癌也并不難。
只要遠離上述幾個因素,平時注意飲食清淡,少攝入紅肉、加工肉制品,多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腸癌的發病風險,對于有腸癌家族史的人以及40歲以上的人群,則要定期到醫院體檢,做好癌癥篩查工作。
,減肥瘦身論壇,歐洲videos10+14,非洲犀牛角圖片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374.html- 標簽:,安卓手機軟件下載網站,郭桂彬,wavecom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全球新增腸癌193萬例?腸癌的4個禍首,希望在生活中都能記住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排毒器官,可以針對食物進行消化、分解,并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以保證身體的營養供應,對于健康十分重要。 但同…
-
想要預防癌,就得管住嘴?提醒:遇到這5類食物,勸你真的別多吃
癌癥,不僅發病率非常高,而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僅2020年,中國癌癥發病人群達到了457萬例,其中死亡人群為300萬例,對人類健康和生命…
- 懸賞“8元一只”?這種南方常見的蟲子,真的會傳播HIV病毒?
- 引發肥胖,不僅是甜食!餐桌上這5類食品,其實還真不能吃太多
- 國內接二連三出現炭疽病例:面對這種傳染病,咱們又該如何預防?
- 經常放屁,是怎么回事?別總想著是排毒,或許和這4個因素有關
- 忠告:腎衰竭來臨前,身體會有4個異常,別拖到尿毒癥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