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一定要避開的三點,你“踩雷”了嗎?
當一個小生命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于他來說,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這時候孩子的一切感知都需要父母來進行引導,包括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培養出積極樂觀的性格和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最重要的一環。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總想著要給孩子最好的,但有時也會不慎踩到“雷區”。
安全感是一個人自信的來源和基礎,但建立安全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像爬樓梯一樣,一步一步慢慢來。而在建立安全感的過程,以下三個“雷區”是絕對不能觸碰的。
01.為愛設置前提
“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今天不好好把飯吃了,媽媽就不愛你了。”很多父母都喜歡靠“威脅”來迫使孩子聽話。
但這威脅背后帶來的后果卻是很嚴重的,父母的每一次威脅都是傷害孩子的一把利劍,而后孩子會變得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學會看父母臉色行事,變得沒有自信心,自卑。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身邊有一個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采用威脅的方式,在她家的時候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不XXX,我就把你送回老家去,我就不要你了,媽媽一點都不愛你了。”疫情結束后當我再見到這個孩子,發現他變得沉默寡言,打起招呼來也是戰戰兢兢,聲音小得像是怕把我驚到了。
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卻是像炫耀一般的和我說,你看我家孩子多聽話,你問問他敢不聽我的話么?我看到的是孩子的敏感、自卑、不自信,但是她在意的是孩子變得很聽話。
其實,她沒有想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02.拿孩子當出氣筒
有的人在工作中受了氣,總想找點什么來撒撒氣,回到家后看到孩子有一點不順心便會拿孩子撒氣。
有一個朋友從小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長大,她跟我說得最多的一句是,每天回到家會先觀察父母的臉色,說話也要謹小慎微,因為她不知道什么時候父母會突然變臉。
她每天都會試探父母今天的心情,父母莫名奇妙對她發火的時候,她也是默默承受著,因為稍加反抗便不知是責罵這么簡單了。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她開始變得特別不理解別人的感受,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遷怒別人,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會莫名其妙發火,不會說話,經常傷害到別人。
長期以來在青少年領域進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是沒有先天的,個性有,但是這個性格是后天培養的,不存在什么天生的性格。
她曾說過:“性格和什么現象最為相似呢?和言語特別相似,誰都不是生下來就會說話,把你生在哪你就說什么話,性格也是一樣,把你生在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就會形成近似的性格”。
很多孩子在這種環境長大后,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這樣的父母,因為他們認同了自己父母的養育方式,因為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教育方式,認為教育孩子就是應該這樣。
03.無法做到對孩子的全身心陪伴
其實很多家庭都面臨著“放下工作養不起娃,拿起工作陪不了娃”的兩難境地,一邊怕缺失了對孩子的陪伴,一邊又因為生活不得不去工
有的父母長期把孩子送去讀各種興趣班,各種午托班、晚托班,當孩子抱怨父母經常不在身邊的時候,有的父母卻會說:“我工作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以后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你能不能懂點事!”
這些類似“綁架”一樣的話語往往會中傷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再也不敢有這類想法。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里,四位媽媽入學前需要接受一個摸底考試,測測對孩子的了解程度,在這個考試中,賈靜雯得了滿分,而黃圣依只得了可憐的28分。當問兒子最喜歡誰時,黃圣依信心滿滿地回答是媽媽,結果兒子的答案是奶奶。
當問到平時媽媽不陪你,你會孤單嗎?安迪云淡風輕地答了一句:不會孤單,因為我習慣了。
很多時候有的父母覺得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為什么不能經常陪在他們身邊,畢竟自己努力工作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環境。但其實在孩子心里,他們更多地是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比陪伴自己更加重要。久而久之,孩子就自然而然的與父母疏遠了。
全身心陪伴并不是要父母時時刻刻都陪在孩子身邊,我們不是為了陪伴而陪伴,而是要高質量的去陪伴孩子。不如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這期間什么事都不要做,就專注和孩子一起做做互動游戲。讓孩子全身心的放松愉悅。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當父母的心是安寧的,喜悅的,反而能傳遞給孩子更多安寧的、喜悅的能量,這比懊惱強很多。所以,當我們無法改變現實的時候,那就改變自己的心,以我們的心去影響孩子的心,親子攜手,一起迎著內在的光明,大膽地往前走。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4399luo,廣告設計軟件下載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4992.html- 標簽:,手機動態墻紙,藥物涂抹調教敏感依賴,王弢個人資料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一定要避開的三點,你“踩雷”了嗎?
當一個小生命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于他來說,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這時候孩子的一切感知都需要父母來進行引導,包括對這個世界的認…
-
父母們如果能夠教會孩子做這兩件事,長大后一定很出眾!
“你家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下課還愛亂蹦亂跳,根本就坐不住,作為家長一定要好好管教。”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這樣的話語常常出現在父…
- 14歲網癮少年,打罵父母:孩子迷戀游戲,父母才是真正的元兇!
- 小孩口臭,身高體重不達標,是脾胃虛弱嗎?怎么調理又不傷身體?
- 從網癮兒童到學習高手:我用這3個方法,幫孩子戒掉了游戲!
- 腎臟出現異常,往往身體會有“1黑、2少、3多”癥狀,最好排查
- 肝不好怎么辦?要想養肝,勸你做好這5件事,別再給肝臟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