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了!打孩子不會讓他變得更好,只會讓他越來越討厭自己
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
受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至今,還有很多家長把打罵孩子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手段。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被別的孩子或者成人打了,你會怎么辦?是不是會通過法律等途徑為孩子尋求公道。那么為什么你不允許別人打你的孩子,而你自己卻能動手打呢?
很多家長又會說“我打他,那是為他好”。你打他真的是為他好嗎?對他不會造成傷害嗎?
答案是否定的,當然不是。從本質上來說你打他跟別人打他是一樣的,甚至你打他對他造成的傷害比別人打他造成的傷害更大。
1.打罵教育,本質上就是家庭暴力
提起家庭暴力,更多的人可能認為只有夫妻一方對另一方使用毆打、殘害等暴力行為,才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很多家長會反駁,打罵孩子是基于教育、為他好的目的,不是家庭暴力。而且孩子是因父母才來到這個世界,所以孩子是屬于父母的。既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那么父母對孩子進行打罵、責罰等教育,那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無論是出于教育、還是為他好目的下的打罵,都無法改變它暴力的本質;無論是藤條打掌心,還是屁股,這都是力量、權威較大的一方施與較弱方的一種暴力手段。
使用打罵等暴力手段,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也許他不會不愛你,但是會討厭他自己。
據有關統計大部分抽煙、喝酒、逃課甚至吸毒的未成年人,在童年時期均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因此,我們不能以愛的名義,對孩子使用任何暴力行為。
2.比打罵教育更可怕的是冷暴力
部分父母認同不能使用打罵等暴力手段教育孩子,但他們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生悶氣不理孩子或是忽視孩子,殊不知這種“冷處理”對孩子的傷害不比打罵等暴力手段的傷害小。
據調查43%的孩子認為父母的漠視疏遠比打罵更讓他們害怕,更沒有安全感。
冷暴力在家庭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且隱秘。
心理學上認為:一切在情感上的“漠視”,都屬于冷暴力。
比如,不及時回應孩子給予反饋、敷衍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情緒等等。“冷暴力”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是性格缺陷。
而且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大部分是因為童年時期經常遭遇父母的冷暴力造成的。
之前有個“24歲女孩網貸纏身,無奈之下選擇結束生命”的新聞。當時大部分人關注的是“網貸的危害”或者是“孩子財商教育的缺乏”,但還有一點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當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為什么不跟父母說呢?
著名心理專家武志紅曾說:沒有回應,家也是絕望。
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卻道出了許許多多孩子的心聲。父母長時間的忽視、敷衍讓他們解讀為父母其實沒有那么愛自己,在父母心中并沒有那么重要。一旦這種認識形成,并扎根在孩子的心中,那么孩子也會慢慢的隱藏或壓抑自己,漸漸的和父母疏遠,甚至是不交流。
今天的父母,比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代的父母更糾結。傳統育兒觀念、親子關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在為孩子付出金錢、情感的同時,要更加尊重、傾聽、理解、信任孩子。
,vray線框材質,視頻格式轉換器免費版,小姐威客信息網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004.html- 標簽:,龍之谷點券比例,創意包裝盒,友利控股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別打了!打孩子不會讓他變得更好,只會讓他越來越討厭自己
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 受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至今,還有很多家長把打罵孩子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
-
哺乳期用藥禁忌,看完這篇就明白
哺乳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各方面都需要格外注意。但哺乳期的媽媽難免會出現感冒、發燒、頭疼等情況,這個時候能不能吃藥…
- 林依晨備孕6年終產女,曾吃青蛙助孕,那些生子偏方真的有用嗎?
- 沒有這種能力,孩子的智商再高也很難優秀
- 孩子口腔潰瘍總發作?學會這4招,好得快!
- 寶寶濕疹總反復,記住這6個字,輕松護理
- 孩子突然不想去幼兒園了?別忽略,這可能是他在“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