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超過8小時就是隔夜飯?央視這檔養生節目,到底犯了多少錯?
一說到“隔夜”,仿佛這兩個字就如同惡魔。
任何食物只要跟它們掛上勾,似乎都變得有害,甚至很多人將隔夜食品定義為“致癌而且有毒的食物”。
吃?還是不吃呢?
隔夜,其實不是隔一個晚上那么簡單
近日,一則央視的隔夜菜節目上了熱搜,這是一段老節目了,不知為何又被翻出來登上熱搜。
在這個節目中,央視不知從哪找來一個不懂食品安全與營養的專家來進行“科普”,而且還首次給“隔夜菜”下了定義----放置8小時就算隔夜菜?
如今全社會都在提倡光盤行動,都提議吃飯剩菜打包,試問又有多少人能夠放置8小時內吃完呢?
而節目中這位專家卻出現了3個誤區:
1.“檢出了致病細菌”直接斷章取義為“有害”,卻絲毫沒有考慮到致病細菌要想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還需要數量為支持。
再加上食品安全中心并沒有追求“無菌”,巴氏殺菌也并非完全就殺菌,只是要求細菌降低5個對數值。
2.只考慮食物存放后檢出了有害細菌,沒有考慮到再次加熱殺菌。
另外還提到“有些毒素還殺不死”,但卻沒有考慮到毒素的產生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從而只是用“可能性”來瞎糊弄。
3.對于“反復加熱會破壞食物中的蛋白質,會對人體產生二次傷害”,完全就違背了食品科學的常識。
所以,顯然這則視頻真的存在極大的誤區。
隔夜飯菜,并不會致癌
很多人認為食物經過隔夜后會產生了亞硝酸鹽,而這種物質恰好是致癌的一大元兇。
但事實上,亞硝酸鹽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它想要轉化為亞硝胺致癌物,其實還是需要很多前提條件的。
而幾乎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含有亞硝酸鹽,所以對于它,大家也不必視若猛虎。
(美國FDA的食物保存指南,紅框內的就是我們說的“隔夜菜”,并非只有8小時)
還有人說隔夜茶里面的亞硝酸鹽含量更高,所以“隔夜茶也會致癌”,但這完全是一種誤解。茶里面的亞硝酸鹽含量更是微乎其微,但不蓋蓋子的話,茶里面的亞硝酸鹽含量可能會上升好幾倍,但含量對人體來說并不足以構成威脅。
在國家定的健康標準中,泡菜中的硝酸鈉限量為10毫克/千克,腌肉中硝酸鈉限量為30毫克/千克。
所以這么一想,隔夜茶中的微量亞硝酸鹽并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比起致不致癌,真正要當心的是......細菌
對于隔夜的擔憂,與其擔心是否致癌,倒不如擔心細菌繁殖的問題。
由于食物營養豐富,隔夜通常意味著放置時間較長(8-12個小時)。
若儲存不妥,一旦有細菌污染,只要溫度、濕度合適,它們就會快速生長、繁殖,導致食物腐敗變質,從而生成有害有毒物質。
因此,隔夜食物是否安全,還需要注意2個關鍵點----減少細菌污染、控制好溫度。
所以要想儲存剩飯剩菜,最重要就是保證容器干凈,出鍋就就立即分裝,同時密封好迅速放入儐相,千萬別等涼了再放!
雖說冰箱溫度比較低,降低了大部分細菌的繁殖速度,但有些細菌就是喜歡低溫,所以在冰箱里也能生長。
所以剩菜吃之前也需要徹底加熱好,最好先用鍋蒸一下,完全熱了再吃是比較安全的,更不要在冰箱里存放太久。
什么,你說你家里連冰箱都沒有?
那我勸你---吃多少就做多少!
,五色魚,大地掌控者,撩起裙子直接干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20792.html- 標簽:,生如夏花歌詞,長安悅翔1.5,哈哈鏡花緣下載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只要超過8小時就是隔夜飯?央視這檔養生節目,到底犯了多少錯?
一說到“隔夜”,仿佛這兩個字就如同惡魔。 任何食物只要跟它們掛上勾,似乎都變得有害,甚至很多人將隔夜食品定義為“致癌而…
-
健康生活習慣讓癌癥遠離!晚睡前4個行為若能克制,身體才會健康
癌癥是一類嚴重威脅健康和生命的惡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非常的高,而且有著惡化率高的特點。 一旦早期沒能進行科學規范治…
- 長期喝酒的人,不妨自測一下酒精肝,若4個癥狀全都有,盡快就醫
- 12歲學生疑遭校園暴力抑郁,孩子被霸凌,家長要這樣做
- 孩子磨牙是肚子有蟲?還是缺鈣?真相其實是這個
- 孕期什么階段補鈣最好?怎么補?要注意什么?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 DHA補得越多越聰明?錯,這樣補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