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第三次冷鏈感染、北京出現快遞陽性:“物傳人”又重出江湖?
隨著北半球進入了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又再次加速上升。
近日,我國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從冷鏈食品,再到集裝箱,進口物質被病毒污染范圍也逐漸擴大,疫情傳播也新出現“從物到人”的傳播途徑。
大連冷鏈致三百多人感染,新冠的冷鏈傳播最突出
截止北京時間11月15日2時,大連本次疫情發現感染者已經達到318例,這場和冷庫運輸工作人員相關疫情,再次引發了公眾對于病毒冷鏈運輸的擔憂。
這也是大連第三次因冷鏈運輸而引發的本土感染病例。
而據媒體報道,中關村街道科源社區居民近日收到的快遞物品包裝盒上檢測結果為陽性,這一件快遞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發出的。
據媒體報道,接收快遞者早在10月31日就收到了快遞,并將其外包裝丟棄僅保留里層的無紡布袋。
從冷鏈到快遞,“物傳人”再次成了冬季疫情防控的難題
經過將近兩年的疫情,進出產品的總量大大增加,但境外疫情卻要比起去年更為嚴重,德爾塔病毒株的“殺傷力”大大增強。
再加上剛過去的“雙十一”,各種物流和快遞也正在加班加點運輸,這也讓不少人產生擔憂----快遞是否帶有新冠病毒?取快遞會不會被污染?
“物傳人”疫情傳播的確會存在,但概率比較小
普通人通過污染物感染新冠病毒,其風險到底有多大呢?
按照運用定量微生物風險評估方法進行試驗,通過污染物感染新冠的風險要很低,每次與受污染的表面接觸后,其感染幾率通常不到萬分之一。
目前單靠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并不能判斷一個物品是否有傳染性,即便接觸到得以存活的病毒,病毒量也需要結合是否感染、癥狀嚴重程度等進行判斷。
無論是冷鏈,還是快遞,都需要做好相關防控政策
從國內目前的疫情整體狀況來分析,當前日常生活中因接觸污染物而感染的可能性比較低。但考慮到眼下正處于拆包裹的高峰期,個人需要采取更為謹慎的防護措施。
第一,接收快遞時做好防護
接收快遞時最好佩戴口罩,盡可能在戶外拆件,快遞包裝盡量不帶回家。
同時進入快遞分散中心區域,暴露在外的物品,也有被病毒沾染的可能,經過噴灑消毒,可以有效杜絕病毒吸附。
在拆件的過程中,全程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拆完后在流動清水下用洗手液或者肥皂來吸收,或者用消毒劑消毒。
第二,保持室內通風
外出回來的時候需要徹底噴灑消毒液,這就增加了空氣中消毒液的濃度,影響了室內空氣質量。
同時,換下來的衣服如果不能及時清洗,則要在消毒后掛在通風處。
這時就需要我們至少開窗通風15-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流動,而且每天至少要三次通風,讓室內空氣大輪換,保持空氣的清新。
買回來的冷鏈食品,該如何處理?
購買冷鏈食品,需要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若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購買國外境外食品,還需要關注下海關食品的相關檢驗信息。
在處理食材時,生食和熟食應分開存放,以避免食物交叉污染,肉、家禽、雞蛋和海鮮等食物應徹底煮熟殺滅病菌,方可食用。
平時要科學地保存食物,煮熟的食物在室溫下保存應不超過2小時,且置于室溫或冷藏的熟食應徹底加熱后才能再次食用。
對抗疫情,除了“吃得安全”,還應“吃得健康”。
由于眼下正處于疫情高發時期,大家都需要提高了健康意識,保證每天合理膳食,粗細搭配,營養均衡。
其次,除了規律飲食外,還應該保證足夠的睡眠以及適當運動,如此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最大可能地保護自己。
對于每個人來說,對新冠病毒的預防和控制意識仍不能完全放松,日常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
一旦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例如食物中毒、類似流行感冒等癥狀時,建議大家戴上口罩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
參考文獻:
【1】馬晨晨. 疫情風暴中的大連冷鏈業[N]. 第一財經日報,2021-11-16(A01).
【2】李晨琰. 快遞拆件盡量在戶外,冷鏈食品要注意[N]. 文匯報,2021-11-16(007).
,淘寶搜索優化,咖啡策劃,Chinese體育生solo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5566.html- 標簽:,新碩網,高虎資料,黑執事游戲下載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大連第三次冷鏈感染、北京出現快遞陽性:“物傳人”又重出江湖?
隨著北半球進入了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又再次加速上升。 近日,我國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從冷鏈食品,再到集…
-
萬里悲秋常作客?春夏秋冬,為何偏偏就只有秋天特別容易抑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萬里悲秋常作客”…… 似乎在古人詩詞當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偏偏秋季卻如此格外的傷感。 尤其是進…
- 15歲少年每天1瓶可樂突發腦梗死:喝可樂,真的會導致腦梗?
- 心臟不好,起床有講究!心臟病患者起床注意4個細節,給心減壓!
- 世界胰腺癌日:奪走喬布斯的“癌王”,早期5個癥狀真難以被發現
- 世界廁所日:寧可憋著也不用馬桶?公共廁所的馬桶,到底有多臟?
- 全球已出現第二例艾滋病自愈者:面對艾滋病,真的有望能夠自愈?